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鄉村追夢人】李宏亮:用藝術與泥土對話

2021-10-15
来源:香港商報網
    推開深藏巷陌的柴扉,一潭蓮花正悠然綻放。這裏是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廬州土陶」傳承人李宏亮醉心創作的農家小院。潛心小嶺南的400多個日夜裏,他用藝術與泥土對話,在拙樸美學和土性的原始中描摹初心。
 
    一抔樸素的泥土,在地上是滋養萬物的根本,在遊子身上是思鄉的寄託,在陶藝人手中是和水火交融的藝術……
 

    是泥土選擇了他
 
    「泥土是很純粹的東西。」李宏亮在父輩制陶的耳濡目染中與泥土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的家族制陶史可追溯到清末明初。自其曾祖父始,隨着家族制陶工藝提高,「李氏土陶」成為合肥地區頗具影響的一項手工技藝。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從大學畢業的李宏亮毅然決定回歸家族事業。「野佬陶坊」的成立讓他潛心研究陶藝至今。
 
    從大地上質樸的泥土,到窯爐中跳躍的火苗,再到浴火後的陶藝作品,李宏亮用雙手將陶藝這種「土與火的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陶瓷源自腳下的泥土,每一抔都能製成陶瓷,不同的土形成不同的風格。」保持着對土陶的無限熱情,數十年如一日的潛心創作和思考,讓李宏亮在承襲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藝術邏輯,也在小嶺南尋找到創作的新靈感。

    隨了大嶺南的性格
 
    晨起而作、日落而息,在大嶺南潛心創作的日日夜夜,李宏亮漸漸分不清楚是陶藝成就了他的生活,還是生活成就了他的陶藝。但他相信,嶺南鄉村的安靜和樸素都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
 
    他尤愛荷花,古樸的小院中,數枝曼妙粉紅的荷花點綴其中,甚是雅致。李宏亮認為,藝術創作是對現實的表達,他融合了雕塑、書法、繪畫等諸多藝術形式,將自己對荷花的熱愛和土陶融合到一起,打造出「荷花鏤空陳設品」。
 
    李宏亮認為,土陶蘊含泥土對人的情感。他把物質和情感有機結合,以本地泥土做壺,以客人故鄉的樹枝做柄,創造出打動人心的作品。
 
    「人們來到這裏,我不希望,他們只帶走一個茶壺,我希望他們,能找到更深層次的連結。」說到底,土陶是人創造的藝術,是有人情味的。

    鄉村是土陶新的生命
 
    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工作室,蜀山區為李宏亮選擇的陶坊,位於大嶺南,此處臨近江淮分水嶺,風景雅致,他享受這種平靜的狀態和情感上的沉澱。四百多個日夜,四百多把壺,便是他和小嶺南這片土地磨合、連接的見證……
 
 
    「廬州土陶的事業是讓傳統藝術紮根到美麗鄉村。」這是李宏亮考慮的大事,也是蜀山區寄予關切的文化工作重點。
 
    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廬州土陶豐富了蜀山區鄉村振興的文化內涵,同時也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可和喜愛。
 
    蜀山區以對文化事業的關注和文化發展上的宏觀建設,在為廬州土陶的發展創造環境的同時,也通過組織校園傳習活動為非遺傳承人和社會大眾創造聯繫,網聚多方力量,帶動非遺文化和嶺南文化旅遊發展,推進文化深層次融入鄉村振興。
 
    將陶瓷技藝傳承下去,是對人文精神的延續,也是一代代匠人亘古不變的傳統。
 
    李宏亮紮根小嶺南,進行農村題材創作之餘,着力打造李氏土陶傳習基地,以系統的教學為廬州土陶的「下一代」打好基礎。「文化傳承是一件大事,需要政府、手藝人和社會大眾共同努力。」李宏亮在廬州土陶的傳承中擔着一份重任。
 
    一件陶器的誕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李宏亮以嶺南文化中心為家,用農村的題材表現農村,創造出一個個與泥土有關的藝術品,給美麗的大小嶺南帶來藝術氣息,也為廬州土陶的傳承創造了新天地。
 
    「人生很短,我能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從事愉快的愛好,這是我引以為傲的一件事。」因為熱愛,土陶的創造和傳習常常讓李宏亮的內心達到一種滿足的狀態,這或許就是匠人的心境。(劉曉朦 朱琛琛 柏永)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