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吉林 > 本地新闻

長春民政:增進民生福祉 添彩改革華章

2018-12-20
来源:香港商報網訊

 

長春市啟動“陽光救助 與你同行”主題社會救助政策宣傳月活動

 
  【香港商報網訊】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長春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民政系統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積極履行保障基本民生、發展公共服務、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等職責,全力改善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為長春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目前,長春市基本形成了以基本生活救助為基礎、專項救助為配套、特殊困難群體救助為拓展、臨時應急救助為補充、政府主導與社會力量參與相結合的“五位一體”社會救助體系。救助標準不斷提高,救助範圍不斷擴大,救助項目不斷豐富,救助管理不斷規範。
 
2018年市未保中心舉行留守兒童過六一活動
 
  全市基本建立起“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功能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優化養老服務市場環境。出臺了《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昇養老服務質量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持續加大扶持力度,實現了養老機構補貼由“補磚頭”、“補床頭”向“補人頭”的轉變。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推進養老綜合PPP項目建設,啟動建設1個大型養老中心。完成4個托老中心,22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覆蓋率達到100%。提昇養老福利水平。全面推行“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為在長春市生活或工作的老年人提供了安全保障。
 
  整合了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工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推動“三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動發展,打造了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城鄉社區建設扎實推進。出臺了《關於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實施意見》,全面開展基層民主協商。大力提昇社區服務水平,全面加強社區干部隊伍建設。激發社會組織發展活力。出臺了《關於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社會組織管理能力建設等均取得重大突破,全市社會組織達到6297家。全面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社工人才職業水平評價、註冊登記等制度,實施了“百站千才計劃”。
 
長春市在駐軍部隊建立全軍首個軍營數字化學習中心
 
  積極跟進國防和軍隊改革步伐,構建完善軍地深度融合的制度機制,形成了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地深度融合發展格局。雙擁工作深入發展。長春市最先在全國提出并開展科技擁軍,被譽為“科技擁軍第一城”,受到了中央軍委“堪稱榜樣的突出貢獻”的高度評價,經驗在全國推廣。自1993年起,長春市先后八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優撫保障水平不斷提昇。全面落實國家優撫政策,將優撫對象養老、醫療、教育、就業、住房、救助等方面納入到全市優撫安置保障體系,開展“五送兩帶一幫”活動,為優撫對象解決實際困難。退役士兵陽光安置有序推進。全力加強退役士兵權益保障,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公開選崗、陽光安置”。積極搭建退役士兵就業平臺,全面拓寬退役士兵就業渠道,組織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會。
 
  積極應對幸福長春建設需要,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實踐,實現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更加惠民、便民、利民。殯葬改革持續深化。大力推行以減免基本殯葬服務費用為主要內容的殯葬惠民政策,受惠群體由低保對象逐步擴大到全體居民。流浪救助工作扎實開展。連續5年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年均街頭勸導救助4800餘人次,切實維護了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的基本生活權益。農村留守兒童保護工作全面加強。積極開展了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保護專項行動,自行動開展以來累計救助幫扶各類留守兒童3400餘人次。區劃管理工作日益規范。出臺了《長春市地名管理條例》,規範地名命名、更名的審批程序和權限。防災減災救災改革不斷深化。出臺了長春市《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完善了受災群眾生活保障等機制。連續10年開展了“5.12”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全民防災減災意識逐步增強。
 
  下一步,長春市民政系統將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銳意進取、務實創新,全力做好各項民政工作,使民政服務對象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為實現長春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發展貢獻民政力量。(于瑩)
 
 
[责任编辑:张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