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日從上海海洋大學獲悉,中國著名的農業科學家、教育家、淡水養殖專家、中國池塘養魚學的主要奠基人和家魚人工繁殖技術創始人之一、上海海洋大學譚玉鈞教授8月7日下午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逝世,享年96歲。
譚玉鈞於1925年10月9日出生於廣東台山,1950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水產系,同年參加華東軍政委員會水產管理局工作。1954年12月,調上海水產學院(現上海海洋大學)養殖生物系任教,先後被聘為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他長期擔任池塘養魚教研室主任,主講「水產養殖學」「池塘養魚學」「池塘養魚進展」等課程,曾任中國水產學會池塘養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政協委員等職。1990年獲上海市「菜籃子」工程科研奉獻獎,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60多年來,譚玉鈞在解決中國主要養殖魚類人工繁殖技術、構建以「八字精養法」為核心的池塘養魚高產理論體系、中華鱉和鰻鱺等特種水產工廠化養殖技術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培養了一大批水產專業技術人才,他們中很多都成為中國水產養殖教學、科研、管理、生產、經營等方面的中堅力量。
譚玉鈞堅持帶學生到一線開展科研。 上海海洋大學 攝
作為解決糧食危機的途徑之一,發展淡水漁業十分關鍵。與美國人主要依靠牛肉作為動物蛋白來源不同,中國可以將淡水魚作為動物蛋白的來源。上世紀50年代,中國四大家魚主要還是從長江、珠江等大型江河中捕撈天然苗,生產效率非常低下。譚玉鈞在前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1958年帶領青年教師,參加了由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所長朱洗先生領導的家魚人工繁殖研究與實踐課題組,進行技術探索。1959年,他在江蘇吳江平望,突破了鰱魚人工繁殖,1960年在上海青浦突破鰱魚、鱅魚人工繁殖,與此同時在河南武陟首先突破草魚的人工繁殖。在他主持下起草了《家魚人工繁殖的操作規程》,並及時將這套技術應用於華東各地家魚人工繁殖的實踐。譚玉鈞成為長江和黃河流域突破家魚人工繁殖的第一人,為此《家魚人工繁殖的研究》和《池塘科學養魚創高產》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先後榮獲上海市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獎和全國科學大會獎。
自1963年起,為解決池塘養魚高產問題,譚玉鈞帶頭到無錫郊區河埒鄉河埒漁業一隊蹲點。在與漁民共同勞動的過程中,他總結、分析、驗證池塘養魚高產經驗,並將經驗上升為理論,建立起以「八字精養法」為核心的我國第一個池塘養魚學理論——太湖流域池塘養魚高產技術體系。在當地推廣應用後使池塘養魚畝產量躍升至千斤以上。他堅持不懈地對池塘養魚各個高產因子進行系統分析研究,不斷完善「八字精養法」理論。並將這一理論應用於「上海、無錫、新疆等地連片商品魚池大面積高產項目」的實踐,使聯片池塘畝產超千斤,產量比試驗前提高40%以上,經濟效益提高一倍以上,使新開發的上海郊區商品魚基地在短短的三年內走上高產、高效的軌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星火計劃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等系列榮譽。1990年,譚玉鈞獲上海市「菜籃子」工程科研奉獻獎。
隨着「吃魚難」問題的緩解,中國池塘養魚業掀起了特種水產養殖的熱潮。上世紀90年代,譚玉鈞在中華鱉、歐洲鰻等特種水產品工廠化養殖方面作出了顯著成績。他與科技人員一起試驗、一起研究,推出了一套中華鱉無沙養殖新工藝,大大改善了溫室養鱉的水環境,有效地防止了鱉病發生,為中華鱉的健康養殖創造了良好條件。他提出了採用塑料大棚培養親鱉提早產卵技術,增加了親鱉的產卵量,減少親鱉越冬死亡,為中華鱉的工廠化養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養殖模式。他還對歐洲鰻生態要求進行了研究,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歐洲鰻生長要求的養殖技術應用於實踐,在促生長和防病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由他主編出版了《圖說歐洲鰻鱺養殖新技術》。
譚玉鈞提出並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教學理念。 上海海洋大學 攝
譚玉鈞強調「作為專業老師,不熟悉生產,不熟悉我們的養殖對象,是講不好課的」。因此,他要求「要當好先生,先當好學生」,作為專業教師,必須要到生產實踐中去鍛煉幾年。強調專業課教師必須到漁區第一線去,根據生產中存在的關鍵問題選擇科研項目。只有搞好科研,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加強教材建設。對此,他自己身體力行,每年均有一段時間,到漁區第一線了解生產的脈搏,並從中吸收營養。
據了解,不論是在工作順利階段還是在最困難的時期,在譚玉鈞心中,都堅定一個信念:為中國歷史悠久的池塘養魚業建立池塘養魚的理論體系,為池塘養魚業的現代化奮鬥終身。正是有了這種追求這樣的信念,譚玉鈞不計名利得失、孜孜以求,甚至在九十高齡還在為水產養殖業奔波,還要到漁區第一線去了解生產情況,還在學習新的事物,解決新的問題。校方表示,譚玉鈞教授把畢業的精力給了水產養殖事業,奉獻給了「菜籃子」工程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