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增誘因減阻力打好疫苗

2021-02-22 00:56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疫苗接種工作明日將會展開,網上接受五個優先接種組別市民登記預約。對於仍有市民猶疑,食衛局局長陳肇始表示,一定打好過不打,並且早打好過遲打。由行政長官到各司局長率先接種疫苗,相關示範作用既是必不可少;為了鼓勵更多市民接種疫苗,讓香港更快實現群體免疫,進一步從增誘因、減阻力兩方面入手制訂措施,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由香港到世界各地討論最多的誘因之一,乃是「疫苗護照」。所謂「疫苗護照」,就是方便已接種人士出行,當中包括本地出行以至出境外遊。毫無疑問,這有助於推動經濟社會運作復常,更有利於推高疫苗接種比率,因接種後可獲更大出行自由。反對意見指,措施或損及人權,削弱未接種疫苗者的出行自由,加上孕婦、嚴重過敏症患者等人士並不適合接種疫苗,認為會造成不公,且接種後不等於百分百免疫,措施或會反過來推高疫情。這些觀點或有其部分道理,但考慮到「疫苗護照」的重點,並不在於賦予已接種者更多權利,而是透過促進群體免疫繼而令所有人享有相同權利,所以這非限制人權,而是進一步保障人權和大眾健康——難道維持封城、封關之類,才不是限制出行自由?尤其是,唯有推高疫苗接種者人數,才更有條件實現群體免疫,從而令病毒絕迹市面,並最終讓孕婦等高危群組得以免危——相信高危群組也樂見其成,反之只會繼續受困疫情惶恐不安。至於推出「疫苗護照」會否淪為「外防輸入」的漏洞?只要多管齊下重重堵塞,例如措施僅開放予疫情輕微的地方、抵埗後核酸結果呈陰性才可離開酒店豁免隔離檢疫、須安裝「安心出行」之類追蹤程式等,即使疫苗保護率無法達到100%,配合以上種種措施當可將病毒輸入風險降到最低。

 減阻力的最重要一環,莫如確保準確資訊的流通與推廣。有人對疫苗有所忌諱,原因正正是不信任,而這基本上是出於誤解。迄今世界各地的疫苗接種量已超過2億劑次,又有多少宗嚴重副作用個案?對比每日全球有逾萬人因疫症而死,香港累計亦造成近200人病逝,疫苗所涉風險實難相提並論。疫苗的好處勝過壞處,亦已獲實證支持。以色列作為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地方,其最新疫情發展便顯示,疫苗有效地大大降低了率先接種疫苗長者群體的確診與死亡數字。香港人絕非什麼「疫苗白老鼠」,數以億計的實例已清楚說明,疫苗不單無害更是大利,何必反事實、反科學、兼反智地反疫苗呢?疫苗安全有效的信息,不單要由官方大力宣傳,媒體亦要做好本分,毋淪為「假新聞」、「另類真相」,以及偏頗、誤導信息的傳播平台。

 推高疫苗接種率的增誘因、減阻力方法還有很多,包括在配套上方便市民接種、接種後一旦出現副作用可獲賠償等等,港府已一早作好籌謀,接下來只待接種工作開展後持續改善流程,以及立法會實事求是地通過相關保障基金的撥款。市民苦苦守足逾一年,卒之等到疫苗面世;接下來,難道居然有疫苗不打?不去切實保障自己及親友安全、不切實推進經濟社會復常嗎?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