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將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作為深圳新的歷史使命,這是因應世界局勢變化、中國發展新路徑,以及深圳香港兩座城市發展節奏變化的思考和決策。
深圳新使命
過去人們一般理解「一國兩制」實踐,主要是面向港澳。此次習近平主席明確對深圳提出這一要求,並強調是「新時代黨中央賦予深圳的歷史使命」,意味着強調深圳乃至大灣區是「一國兩制」實踐的第一梯隊和主場之一,這不僅是深圳的新使命,也是「一國兩制」與時俱進的新實踐,是「一國兩制」的新徵徵程。
過去40年,深圳得臨近香港之便利,以大刀闊斧改革開放的膽略,虛心以香港為師。深圳不僅大量吸收香港資金、產業、項目、人才,更是從土地制度、城市管理等體制機制入手,研究香港成功經驗,通過消化吸收,然後形成自身的創新做法。雖然40年來深圳也有過一些迷惘和爭論,但特區摒棄了短暫的爭論,形成發展的共識。當深圳發現土地、資源、人口和環境難以為繼後,果斷轉型,1999年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可以說是深圳走上創新發展之路的一個標誌。
今天,深圳充滿活力,成為國家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的優等生,更從一個小漁村逆襲為亞洲五大城市之一,比肩香港,在創新科技等方面更超越香港。令人唏噓的是,深圳的「老師」香港這些年一直在蹉跎歲月,不僅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老問題,如「小政府」思維沒得到解決,經濟模式無法轉型,這幾年更添上「新愁」。內有攬炒激進勢力阻香港這駕馬車前行,外有敵對勢力虎視眈眈,美國的制裁更給香港上空布上濃厚的陰雲。
中央對香港的問題看得十分清楚,如何幫助香港渡過困難,解決發展瓶頸問題,這是「一國兩制」應有之義,中央對此用心良苦。2017年全國兩會上,中央首次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當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在港見證了《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簽署。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台,成為國家戰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是中央給香港的「大禮包」,為香港發展提供巨大腹地,大大拓展香港發展空間。香港對此討論頗多,但進展尚不如人意。
港深合作續寫新篇章
此次習近平主席強調深圳是大灣區建設重要引擎,並將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作為深圳的歷史使命,別有深意。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港澳獨特優勢,固然是中央的殷切希望;與此同時,新形勢下中央也期待深圳創新發展的優勢和吸引力,能夠助香港一臂之力,在香港陷入發展轉型困境之際,拉香港一把,將香港的優勢真正轉化為生產力。這是利用國家、深圳已發展的優勢,融合香港傳統優勢,豐富「一國兩制」新實踐,實現「一國兩制」新成就。對此深圳有責任,也有條件有能力承擔這一歷史使命。
「我們既要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建設好,也要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建設好。」這是中國對世界的承諾,也是深圳40年後,為「一國兩制」續寫的篇章。對此,香港將如何呼應與互動呢?(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 葉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