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控制大厅里,一块偌大的屏幕上,海洋牧场里成群的鱼儿对著摄像机探头探脑,旁边实时显示著养殖水体、鱼 总量、鱼总量等养殖参数,渔业从业者们围在屏幕前,对这些数据和将要达成的交易进行讨论。
这一场景是渔业养殖向智慧化、信息化转型的生动佐证。「通过海洋牧场这个技术载体,我们希望实现的是养殖数据的‘透明’‘智慧’和‘共享’。」位於山东烟台的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虹说。
作为一种资源管理型渔业生产方式,海洋牧场因其独有的技术和规模化养殖效应,为渔业发展赋予了更广袤的空间。传统的粗放式捕捞养殖让位於高质量发展,过去的「海上狩猎」变成「耕海牧渔」。
「过去,传统的养殖模式不仅耗费时间,而且人力成本也很高。现在海洋牧场平台上只需4名员工就能完成1000吨成品鱼的养殖工作,养殖时间也从过去的3年缩短为1年。」长岛弘祥海珍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德刚说。
漫步在位於烟台市区的渔人码头,远眺便可以望到「耕海1号」海洋牧场,它由3个养殖网箱组合而成,通体白色,直入海底,像一朵盛开在海上的「智能之花」。
「我们在‘耕海1号’配备了智能化养殖网箱,能够实时采集环境数据、精准投喂 料、自动清理网箱等,实现智能化生态养殖。」山东耕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尉岩介绍,今年预计产出成品鱼15万公斤。
有了自动投 技术的加持,在海洋牧场里成长的鱼儿长势也很好。记者登上「耕海1号」平台,游客张先生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的「战利品」:仅一个小时左右,他就从网箱中钓到了14条肥硕的加吉鱼。
除了作为现代化的养殖基地,海洋牧场也在赋予渔业更多内涵。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海洋牧场都采用第一、三产业深度融合的运营模式,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开发休闲渔业。
在黄渤海分界线中点附近的山东长岛大钦岛海域,「长鲸1号」海洋牧场上配备了10间客房,还有垂钓区域、K歌房及特色餐饮等休闲娱乐设施。此外,平台上备有急救药品、应急快艇随时待命,这些贴心举措都保障游客玩得开心、玩得放心。
海洋牧场还照亮了渔业养殖「信息化」的道路。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了「九仙云」海洋渔业数据平台,依托海洋牧场设备上搭载的传感器,远程采集海上养殖场里的装备、养殖和环境数据。
李虹对记者说,基於数据处理及整合能力,平台能将海洋牧场大数据与养殖业主、金融保险机构、政府部门、海洋科研院所等多方共享,辅助实现智慧渔业的智能决策。
陈德刚说:「正是多种先进的技术,让海洋牧场有了多重功能,渔民的致富路也通过这座‘智慧粮仓’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