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時評】普檢這盤帳該怎樣算

2020-09-16 02:10
来源:香港商報

  自7月初第三輪疫情爆發以來,昨卒之迎來首次「零本地」確診。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隨着今輪疫情受控,市民可恢復正常生活,政府並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酒吧、派對房間、卡拉OK、泳池、主題公園等都可於周五起重開。

  唯有有效控制疫情,經濟社會運作才有條件復常,箇中沒有爭議空間;為了找出本地感染者,切斷社區傳播鏈,推行普及檢測同樣無可爭議。然於今泛政治化的環境裏,反對派卻仍然不斷抹黑計劃,包括質疑措施沒有成本效益甚至根本無用云云。而事實證明,普檢不單有用,且亦物超所值,有助香港盡早走出疫情。帳,應是這樣算的:

  首先,計劃共有逾178.3萬市民參與,從中成功直接與間接識別42名患者;以香港支付的5.3億元衡量,即平均每名採樣人士的成本為300元。環顧世界,相關檢測成本無疑非常便宜,這主要受惠於規模效應,在政府統籌下將供需於短時間內大量匹配。如果參與人數更多,則人均成本必然更少。有曰,成效計算豈不應側重每名確診人士,而非所有採樣人士?這顯然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說法。因為,措施固然旨在找出隱性患者,但同時也證明了其餘絕大多數市民安全無恙;千萬別低估後者功能,這不單為香港本身經濟社會的復常提供條件,還可增強其他地方與港結旅遊氣泡的信心。況且,人人都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牙檢之類,連車輪、機器等亦須定期檢驗;難道說,但凡未能找出「問題」的檢查,都是「白做」兼毫無效益?所涉道理,相信小學生都懂,這些錢不是白花的,都是完善風險管理的重要構成。

  再加上,一日香港仍受疫情困擾,要全面重啟經濟肯定難以談起。統計處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本地生產總值(GDP)暴挫約9%,倘以當時市價計算即蒸發1000億港元,而本地居民總收入(GNI)在第一季亦萎縮逾530億元。為刺激經濟,政府不斷加碼防疫抗疫基金及推保就業計劃等,總涉金額相當於GDP多達10%至11%,並導致本年度財赤恐增至超過3000億元,財政儲備亦將降至近2003年水平,即過去十多年來的積穀防饑都要耗掉。毫無疑問,假如本港疫情未能好轉,由整體經濟、市民收入,到公帑儲備等,都必然開水喉般血流不止;要想有效止血,歸根究底必須切斷本地傳播鏈,亦即通過普檢將留在社區的患者識別出來。顯而易見,對比上述百億、千億計的天文數字,區區幾億的普檢成本豈非九牛一毛、甚而本小利大?要準確衡量成本效益,豈能計出不計入。

  正如林鄭所言,在一些人極端地杯葛計劃及「潑冷水」下,普檢仍獲逾百萬人響應,並找出42名患者即切斷了42條傳播鏈,說明計劃符合當初目的。有鑒措施肯定減輕了市民的感染及死亡風險,亦有助推動經濟重啟、生活復常、以至重新通關結成旅遊氣泡等等,無論可量化的經濟效益,抑或不可量化的社會民生效益,普檢皆絕對穩賺不賠、有利無弊。不禁要問,難道反智地抗拒檢測,以致任由患者留於社區,「佛系抗疫」才最合乎成本效益、最有益香港整體嗎?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责任编辑:蔣琳]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