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麗娟報道:在第二十五屆全國“愛眼日”到來之際,國家衛生健康委于6月5日在北京同仁醫院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眼健康白皮書》,介紹中國眼健康工作進展及成效。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周長強表示,今年“愛眼日”主題聚焦為“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年齡相關性眼病、代謝相關性眼病、高度近視引發的眼底病變凸顯,成為中國當前主要的致盲眼病。下一步將編制“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划,進一步完善三級防盲和眼健康服務體系,加強基層眼科專業隊伍建設,建立眼科醫療質量控制體系,推動眼科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
感染性致盲眼病在中國已得到控制
中國曾經是世界上“盲和視覺損傷”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周長強介紹,從上世紀80年代起,國家連續制定防盲和眼健康事業規划,明確不同階段的主要任務和措施,加強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眼健康管理體系、技術指導體系和服務體系。同時,在不同時期以白內障、兒童青少年近視、沙眼、低視力等眼病防治為切入點,提升人民群眾眼健康水平。比如每年6月6號的“愛眼日”,都會根據工作重點設定一個主題。從2016年到2019年連續4年將主題聚焦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2010年和2012年聚焦白內障復明,“十二五”期間,175萬貧困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2013年主題則聚焦為“消滅致盲性沙眼”,2015年中國消滅了致盲性沙眼,沙眼不再是危害中國眼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
“今年愛眼日又將主題聚焦為‘關注普遍的眼健康’,這有着特殊的意義和背景”,周長強表示,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防盲協會等提出“視覺2020 享有看得見的權利”全球行動倡議,目的是消滅可避免盲,對此中國政府做出莊嚴承諾,並以此為目標推動相關工作。2016年,制定並實施了“十三五”全國眼健康規划,在健康中國戰略的統領下,主要致盲性眼病得到有效遏制。今年是視覺2020行動目標之年,是“十三五”眼健康規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健康扶貧決戰決勝之年。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就是希望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特殊疾病群體都要更加關注自己的眼健康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組長王寧利亦強調,今年的愛眼日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愛眼日”,更為重要的是今年也是全球視覺2020行動收官之年。他介紹,“視覺2020”是1999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防盲協會共同發起的在全球消滅可避免盲的行動計划,當時羅列了5個疾病,白內障、沙眼、兒童盲、河盲、屈光不正與低視力,中國政府是最早承諾參加全球行動計划的國家之一。1999年中國參加“視覺2020”時,中國100萬人中白內障手術例數是300多,經過21年的發展,目前百萬人群中的白內障手術例數接近3000,“這個數字是非常震撼的,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的白內障病人能得到及時治療,在2014年統計時達到60%多,現在估計已經超過70%了”。
在沙眼防治方面,王寧利介紹,2012年,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發起了集篩查、評估、治療于一體的“視覺第一,中國行動”三期項目。篩查結果顯示,中國活動性沙眼率已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消滅致盲性沙眼的標准。“更為重要的是,國家出錢把殘余的因沙眼引起的倒睫患者做了徹底的治療,到2014年時已經完成了消滅致盲性沙眼的任務。2015年世界衛生大會上,擁有14億人口中國宣布提前消滅了致盲性沙眼,致盲性沙眼已經不是威脅中國人民視覺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在兒童盲方面,中國新生兒和兒童的眼病篩查和健康檔案的建立高達90%,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特別是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已經大幅度下降,已低于國際平均水平。
“中國視覺2020工作做的非常好。我們做了9省的抽樣調查發現,我國盲和視覺殘障的發生率下降了37.8%和15.4%。”王寧利總結說,2003年全國有1.9萬個眼科醫生,現在有4.48萬,按照世界衛生組織規定,5萬人中至少有一個眼科醫生,中國目前5萬人中已經達到了1.6個眼科醫生,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他表示,下一步要解決的是國家地域的發展不平衡問題。此外,視光师還極度匱乏,雖然從原來的1400多人到現在的6000多人,但缺口還非常大。另外,縣級醫院的建設十分重要,衛生部“十三五”規划中要求90%以上的縣醫院要建立獨立的眼科機構,“這個任務我們完成了,幾乎90%到95%的縣級醫院都建立了獨立的眼科機構,而且設施配備已經達到了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之上”。
致盲眼病面臨新挑戰
周長強表示,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方式改變,年齡相關性眼病、代謝相關性眼病、高度近視引發的眼底病變凸顯,成為中國當前主要的致盲眼病。下一步,將按照健康中國要求,結合我國國情和致盲性眼病疾病譜變化,編制“十四五”全國眼健康規划,進一步完善三級防盲和眼健康服務體系,加強基層眼科專業隊伍建設,建立眼科醫療質量控制體系,推動眼科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努力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的眼健康需求。
王寧利亦介紹,目前中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眼總體發生率53.6%,大學生發生率的高達90%多。2018年八部委發布了實施方案,完成了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近視眼的摸底調查,摸清了中國近視眼的基線情況,現在防控措施在積極的推進中,相信中國的近視眼防控一定能取得重大的進步。
王寧利表示,在“十三五”之前,每五年的規划叫“防盲治盲規划”,十三五”時改成了”眼健康規划”,在“十四五”規划中還將圍繞“眼健康”計划。因為“沒有眼健康就沒有大健康,促進了大健康才能推動眼健康,沒有大健康也沒有健康中國”。他認為,感染性致盲眼病得到了控制,下一步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生活方式改變所带來的眼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這些病每一個都和眼睛相關,糖尿病的患病率全國是11%,其中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佔到21%到36%,所以代謝性眼病成了眼科的挑戰。還有人口老齡化以後,年齡相關性的眼病,老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老年性黃斑病變,這一類眼病的絕對數和相對數都在上升,這是需要面對的挑戰。此外,國家醫療資源的分布、分級診療,把眼病防治技術下沉、關口前移是下一步規划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