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昨天接受媒體訪問時指,新冠病毒疫情分階段在全球擴散,經濟因此遭受沉重打擊,預計2020年全球有170個國家和地區人均收入為負增長。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我們此刻正在經歷的危機與其他危機截然不同。實際上,新冠肺炎疫情比大蕭條以來世界所經歷的任何事情都更為影響深遠,它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進入2020年以來,世界陷入大封鎖狀態,它對控制疫情來說是必要的,也意味要求企業停止生產,阻止消費者進行消費,這些都是有意為之。而這在此前從來沒有發生過。
經濟復蘇要視乎疫情走向
不過,格奧爾基耶娃亦指,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萎縮超過3%,2021年全球經濟將強勁反彈,全球增長預計達到5.8%。這是基於疫情不會發生第二波大流行的假設,但這裏預期的反彈不足以達到危機前的基線。換句話說,IMF預計2021年經濟的復蘇只是部分復蘇。同時,由於實行有效的財政刺激措施、採取有效措施提振消費者信心、或因數字經濟加速使經濟更有活力,這些可能性使一些經濟體更快速地反彈。
她又指,目前已有超過100個國家提出尋求緊急貸款和援助,IMF宣布了1萬億美元的救助信貸。截至目前,僅部署了五分之一的貸款能力。因此,在當前這一危機時刻,IMF有強大的財務資源和火力來支持成員國。
全球價值鏈或有調整
格奧爾基耶娃續說,從IMF的角度來看,在這場危機中看到了重大的國際合作:我們得到了會員國的大力支持,我們的緊急融資請求得到呼應,將IMF的可用緊急信貸增加了一倍;很多成員國響應了我們大量增加資金的要求,優惠貸款資金在一個月內增加了三倍;我們要求提供前期贈款,以使最貧窮的國家在未來6個月中能從IMF的債務中獲得債務減免,很多會員國再次立即回應。我們現在正尋求將債務減免的期限延長至兩年。
她又表示,當各國遭受如此巨大的衝擊時,展望未來,相信人們對健康與安全問題的關注日益增加,全球價值鏈也可能會有調整。同時,她堅信各國將繼續看到全球化的好處。從新思想、新技術的傳播到國際貿易在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總而言之,如果我們一起努力,世界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