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生產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所需的全部物資。
實際上,在新冠肺炎相關產品貿易中,各國生產分工明確,存在着很強的相互依賴性。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最新發布的對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應對報告《新冠肺炎相關商品貿易的相互依賴性》(下稱“報告”)中得出了上述結論,並仔細闡述了這一分工依賴性,指出一個國家可能是一種新冠肺炎相關產品的主要生產國,但也可能是其他國家的主要進口國。譬如:美國和德國傾向于專門生產醫療設備,中國和馬來西亞最擅長生產防護服。
然而,報告也指出,許多提供新冠肺炎相關產品的國家,也是迄今為止受該病毒影響最嚴重的國家。這導致目前共有69個國家實行了出口限制。基于新冠肺炎相關產品貿易的高度相互依賴性,這些措施將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尤其是那些依賴進口相關產品的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
報告呼籲,貿易使生產能夠找到效率最高的地方,有助于以更實惠的價格獲得更多商品,因此應開放市場,減少對新冠肺炎相關產品的進口壁壘,即使只是暫時性的。
各國生產分工明確,相互依賴程度高
OECD的報告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相關產品的出口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主要是OECD國家,佔全球該類產品出口量的86%以上。佔全球新冠肺炎相關產品貿易49%的前5大出口國是德國、美國、瑞士、中國和愛爾蘭。進口方面也是如此,前20大進口國的進口量佔新冠肺炎相關產品貿易的76%,僅美國就佔全球進口的18%。其中,在所有產品類別的進口方面,美國是最大的進口國,德國也是所有類別的重要進口國。
雖然新冠肺炎相關產品的貿易高度集中,但是產品生產的專業化程度更高。報告指出,實際上,OECD國家是醫療設備、診斷測試儀器和設備等產品的主要出口國,而醫療耗材和防護服的出口國主要是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在G20與OECD國家中,一些國家專門生產/出口某些產品,如醫療設備,而另一些國家專門生產/出口其他產品,如防護裝備。
報告強調,新冠肺炎相關產品貿易相互依賴程度也很高。排名靠前的供應國在新冠肺炎相關產品進出口方面有相當大的重疊。一國往往既是新冠肺炎相關產品的進口國,也是出口國,表明各國在這些關鍵產品上存在高度的相互依賴。譬如,德國每出口1歐元的新冠肺炎相關產品,就會進口0.72歐元的新冠肺炎相關產品;同樣,美國每進口1美元的新冠肺炎相關產品,就會出口0.75美元的新冠肺炎相關產品。
報告數據顯示,在G20與OECD國家間44%的雙邊貿易關系中,新冠肺炎相關產品進出口價值的重疊超過了50%,即超過一半的雙邊貿易都是雙向的。相比之下,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之間的新冠肺炎相關產品貿易相對有限,它們對于OECD和二十國集團(G20)國家有很強的依賴性,貿易更加單向。在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之間沒有新冠肺炎相關產品的貿易,不進口或不出口這類產品。
出口限制和高關稅的負面影響更為廣泛
值得注意的是,迄今為止,新冠肺炎相關產品的最大出口國和進口國都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
報告表示,正是因為這些供應新冠肺炎相關產品的國家遭受了疫情最嚴重的打擊,導致供應不斷增加,隨後這些國家對這些產品實施了出口限制。截至2020年4月底,共有69個國家對一種新冠肺炎相關產品實施了至少一項出口限制,其中大部分國家采取了出口禁令的形式。
然而,一個國家的出口限制意味着限制了另一個國家的進口。報告認為,基于新冠肺炎相關產品貿易的高度相互依賴,這些措施將產生更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影響了那些依賴貿易獲得新冠肺炎相關產品的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
報告表示,出口限制會带來一系列負面後果。例如,如果無法解決對健康的影響,就可能對資源本來就有限的國家造成長期經濟壓力。此外,這些限制還破壞了國際市場的信心,各國會出台自給自足的生產政策,而這種政策可能是昂貴和無效的——特別是在公共資源機會成本很高的地方。
此外,部分產品的高關稅也損害了各國抗擊疫情的能力。報告調查發現,所有國家(OECD、G20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對新冠肺炎相關產品的關稅仍保持着2017-2018年的水平。相對而言,這些產品的關稅在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中最高,在一些非OECD和G20國家中,消毒劑的關稅也相對較高。
應對政策:保持市場開放
貿易能夠使生產在最高效的地方進行,能在更短的時間內、以更能接受的價格生產更多的商品。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蔓延、全球感染和死亡病例持續上升的現狀,報告建議,開放的市場對于衛生系統的成本效益非常重要,也有助于各國獲得應對疫情危機所需的產品。
OECD強調,保持市場開放是確保基本產品供應和獲得醫療用品的關鍵。這意味着各國要避免出口限制,使貿易便利化更加廣泛,帮助關鍵商品跨境流動,並重申對基于規則的貿易的承諾。並減少對新冠肺炎相關產品的進口壁壘,即使這只是暫時的,也會有很大作用。
此前,在WHO發布的《出口禁令和限制信息說明》(Export Prohibitions and Restrictions Information Note)中發現,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各國推出的新出口禁令和限制主要包括口罩、藥品、呼吸機和其他醫療設備等醫療用品;一些國家已將出口限制范圍擴大到食品和衛生紙等其它產品。
WHO稱,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迫切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大幅增加基本醫療用品的生產。運作良好的價值鏈可以在控制成本上升的同時,帮助迅速提高產量。隨着新生產商的出現,把產品從豐富的地方轉移到匱乏的地方,貿易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尤其是疫情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達到高峰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