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张大千和第一夫人曾正蓉所生的惟一女儿现在上海南汇明家养老院。一个阳光温暖的冬日,笔者去明家养老院采访了张大千之女、七十八岁的退休音乐教师张心庆。
提起往事,张心庆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她说她有一个名人爸爸,留给她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精神财富,同时把政治上的苦难、生活上的艰辛也一同留给了她。往事不堪回首,说到伤心处她一时语塞,眼中涌出晶莹的泪花,随即又被坚强的表情所掩盖……
学声乐做农民
1930年正月初五,张心庆在上海出生。母亲曾正蓉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她与张大千的婚姻是婆婆一手包办的。由于婚后缺少共同语言,张大千又另娶了别的女子,曾正蓉只生了唯一的女儿张心庆。
张心庆童年、少年、中年的生活,一直是动荡艰苦的。二三岁时随母亲住在苏州网狮园内,七岁回到四川成都读小学。由于是一个大家庭,张大千对哥哥的孩子同样照顾,承担抚养责任。全家经济上除张大千画画挣钱外,还靠三哥张丽诚的资助。大家庭吃饭的人多达五六十人,开销大,经济不是很宽裕,常常是张大千开了画展卖画后先解决上半年的生活,下半年再想办法画画挣钱。
当张心庆在教会学校成都华美女中毕业后,全国已经解放了。她又考上了四川省艺专,学的是声乐,书还没读完她和母亲一起来到上海,转到上海音乐学院求学。上海学费高,父亲又没寄钱来,母亲只能参加街道生产组靠踏缝纫机维持生计,家里还要靠大千朋友的接济和不断地变卖东西。张心庆只能休学了。
之后,她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28军文工团。五年的光阴很快过去了,她面临复员。由于家庭出身问题,没有一个地方接纳她,1955年她复员回到四川,政府给了她两间平屋,分了点自留地,发给一些生产工具,她只能下地当农民了。种庄稼,垒猪圈,所有农民干的活,她这个上过大学、学声乐的学生都要干。
扁桃体发炎了,嗓子哑了,生病发热了,她上医院都要靠自掏腰包,按农民就医处理。淳朴的乡民见她不是下地的料,都来帮助她,还推举她当会计。
在农村干了一年,省城招考教师,有朋友推荐她去试试。这一试让她跳出农村,到成都市一所小学当上音乐老师。然而此行并没能彻底改变她的生活,灾难就像影子似地跟在她身后,以后的日子过得越发艰辛。家破母亡弟惨死
张心庆同父异母的弟弟张心健,生于1949年,解放前夕,张大千携夫人去了香港,将张心健留给了好友裱画师照顾。
解放后,裱画师失业,自己的生活也无法保障,更不要说再收养一个孩子。不久,他把张心健送到张心庆母亲处,说:“这是你们张家的骨肉,还是留在你们家为好。”母亲征求女儿意见,尽管家里生活很困难,但母女俩的意见不谋而合,从此,张心健就跟她们一起生活。
张心庆26岁结婚,丈夫也是复员军人,他们在一个学校教书。在她怀孕三个月时,丈夫被打成右派,发配到深山里的煤矿当矿工。领导劝她跟丈夫离婚,不然的话孩子生下来将来上学成问题。为了孩子,她只能忍痛与丈夫离婚。
一家四口人,就靠她43元5角微薄的工资,过着省吃俭用的生活。穿的衣服大都是旧的、破的。闻到邻居家传来的鸡肉香味,只能闻,没钱买。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母亲得了乳腺癌。为给母亲治病,她只得更加节省。
不久,母亲去世。为了给母亲下葬,张心庆只能厚着脸向四川文化馆借了三百元。因为能借钱的人都借过了,没人再肯借钱给他们。她只好卖掉家里唯一的一双象牙筷,买了一双新鞋参加母亲葬礼,这双新鞋后来成为她和女儿谁上街谁穿的体面鞋子。
1963年夏天,张心庆携女儿从四川到香港探亲。张大千也从巴西到香港。这是她唯一一次和父亲再相聚的日子,也是她感到一生中特别幸福的日子。
他们住酒店时,张大千曾对张心庆说:“我给毛泽东画过荷花。1950年在香港时,何香凝说毛泽东喜欢我的荷花,我就在上面写‘润之法家正之’。谁喜欢,我就画给谁。”回成都后,张心庆把此事讲给同志听。不料因言得祸。1966年在“文革”中,造反派说她为反革命父亲脸上贴金——伟大领袖怎么会喜欢反革命的画?她成了叛国投敌卖国贼的女儿、右派分子的老婆,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就是因为说了真话被抄家、挨批,造反派还逼着她烧掉了张大千六七张画,那真是一场浩劫啊!
弟弟张心健从小跟着姐姐一起生活,他把姐姐当成妈妈,相依为命。
然而,由于父亲是张大千,家庭出身有问题,再加上个人问题等原因,长期的压抑、内心的痛苦无法排遣,他想到了卧轨自杀。自杀前,他留下了一份遗书,上面写着:“亲爱的姐姐:你的命运已经很悲惨了,我不一定比你幸福。我一个从小被遗弃的孤儿,却被人认为我跟海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就是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只有你知道我是热爱祖国的,为了你的一对儿女,你千万不要走我这条路,永别了!姐姐……”
弟弟自杀后被救起,但两条腿被火车压断了。几个星期过去了,弟弟的病越来越重。伤口里长了白色的蛆,又得了尿毒症。那天,张心庆来到医院,却不料这一次是她和弟弟诀别!张心庆坐在病床边,弟弟奄奄一息地对她说:“小咪(张心庆的女儿)叫你妈妈,让我也叫你一声妈妈吧!”他伸出手来,抱住了张心庆,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一代大师张大千的儿子、张心庆的弟弟就这样含着痛苦在亲人怀里停止了呼吸。
走过冬天是春天
上世纪80年代,春风吹到了张心庆的身上。她又萌发了与父亲再见面的愿望。
她突然想起了父亲的老朋友何香凝女士,父亲曾让她把画转交给毛主席,于是她写信给廖承志先生,希望能与父亲联系上。廖托人带信告诉她,可将她的信在一个月里交给张大千先生。张大千见信后说:“别看11女(张心庆)傻乎乎的,头脑可挺灵,信是托共产党的大官带来的。”
1982年4月,张心庆来到美国,想与父亲见面,但父亲年迈,台湾方面也未允许。父女最终未能相见。张大千将留以自怡的《春畦图》转送给女儿,并在画上添写:“此父留以自怡者,今以付汝,当守之勿失,知父爱汝之深也”。舔犊之情,溢于言辞。
1983年4月,一代宗师张大千遽然去世,享年85岁。张心庆心痛不已,从此与父亲阴阳两隔!有几十年教龄的张心庆曾在广州“疗伤”,与女儿一起生活。后回到四川老家。
2003年末女儿出国。单身的她参观上海南汇明家养老院时动了心,这样,2004年8月养老院便成了她的家。
开阔的心胸伴着她晚年的欢乐,她也学父亲张大千,泼墨泼彩泼人生,惜福惜才惜光阴,闲时挥毫弄墨,开心地在养老院里展示老有所乐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