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靈童
近來網站上出現雷人標題——被垃圾分類逼瘋了的上海人,指的是上海對亂扔垃圾要動真格了,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要罰款。不過,垃圾分類這回玩真的,要逼瘋的不只限於上海人。
住建部對垃圾分類開出的時間表是,到2020年底,中國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換言之,在上海先行啟動的垃圾分類治理將推行到整個中國,沒人可以站?看熱鬧。
垃圾分類時不待我
看看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該條例將垃圾主要分為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和乾垃圾4類,個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從罰款的力度來說,還不具震攝力,用逼瘋一詞多少有點小題大做,故弄玄虛。
而國人「亂扔」垃圾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從一個數字看得很明顯,越來越多的城市垃圾處理能力處於警戒線,被垃圾包圍的城市的數量急劇增長。之所以推行垃圾分類,就是要從根源上杜絕這種浪費。
但是光靠罰,只能用於一時,而不夠長遠,關鍵是要養成國人有秩序扔垃圾的習慣。中國的鄰國日本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好,中國應多從日本取經。從管理分類垃圾方面,日本也是有獎有罰,利用激勵機制,鼓勵更多人加入到按秩序扔垃圾的行列中來,現在的日本,分類扔垃圾已成其國民的生活習慣。筆者也期望,更多國人加入到這場養成生活習慣的行動中來。
基礎設施亟待升級
據了解,在所有垃圾中,最難處理的就是廚餘垃圾,上海此次將乾濕分開,就是針對此展開。那麼中國的分類垃圾短期內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標,上海的做法或可推廣,就是「一嚴禁」——嚴禁把有害垃圾投放到濕垃圾、乾垃圾裏。「一鼓勵」——鼓勵居民把可回收物拿去賣。「兩分類」——居民家裏放兩個垃圾桶,廚房放濕垃圾桶,陽臺過道或者客廳裏放乾垃圾桶,實行乾濕分離。如此這般,投資不大,見效卻很快,值得推廣。中國防止借分類垃圾,一窩烽地上馬垃圾處理設備,各城市應該因城施策,因為每個城市面臨的垃圾處理的壓力是不一樣的。分類垃圾投入的基建要防止重複建設,以免造成垃圾處理上的二次浪費。
上海此次推行的垃圾分類,也提示出中國分類垃圾中的不少短板,除了乾濕不分以外,就是缺乏有害垃圾的回收點,即便是在中國的一線城市深圳,公共垃圾桶也主要分為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對垃圾進行二次分理。有一個數字說中國分類垃圾是個千億元的市場,現實肯定要高得多,就拿二手家電、家具、電腦來說,光這一塊就不止千億。同時,利用現代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來提升垃圾處理能力,比單純地上馬分類垃圾基礎設施來得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