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諾獎的中國啟示

2018-10-08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流深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季在上周正式開啟。隨?日本科學家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物及醫學獎,日本「18年獲18諾獎」的話題迅速在內地被熱烈討論。在驚歎日本不斷進步的科研同時,也有不少網友將吐槽的目標瞄準了自身,紛紛批評內地的科研環境和科研水平。也有不少人重提「中興事件」,認為中國的科技水平在光鮮的外表下,仍舊難以擺脫「核心科技掌握在外國人手裏」的現狀。

  上述的批評或許有一定道理,但若從歷史的進程中看,卻並不一定客觀。事實上,內地如今的科研固然受困於各種各樣的體制弊病,環境難以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亦很難說在科研水平上全面趕上國外同行;但若是與過去相比,中國科研的進步還是相當明顯的。例如,由國際知名科研學術期刊「自然」推出的2018年榜單上,中國就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且是前十名中唯一個分值保持向上的國家;中國科學院在科研機構的排名中還連續多年位居榜首。這些來自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起碼說明,中國的科研水平至少一直在進步,而且已經有了趕超國際先進的喜人趨勢。

  更何況,諾獎所代表的前沿科學研究,所需要的可不是在短期內某個領域的狂飆突進,而是長期的沉澱和積累。且不說歐美國家早已有超過百年的現代科研積澱,如日本從上世紀60年代經濟起飛,到90年代轉為「技術立國」,再到本世紀初進入科研收獲期,就經歷了超過半個世紀的奮鬥。就目前的中國來說,社會對科研和創新的日益重視,科技創新成果的不斷湧現,或許恰恰說明中國正處在大規模科研收獲期的前夜。只要全社會保持對科研的重視,國家保持對科研的大力支持,中國科研結出成果並不會遙遠。因此,對諾獎的渴望,不必急於這一時;對科研的認識,也不以諾獎為唯一標竿。

  科學立足實事求是

  但此事凸顯一個問題,明明中國的平均科研水平仍未足以角逐諾獎,但為何全國人民卻始終對中國科學家獲得諾獎充滿了應得的期待?或者說,為何國人缺乏對中國科研水平客觀真實的認識?

  相信除了因為莫言、屠呦呦等人連續獲獎,提高了國人對諾獎的期待之外,宣傳機構對中國科研成果高調乃至過猛的宣傳也都是重要的因素。事實上,稍微留意網友對諾獎新聞的評論,時常可以看到網友為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無法獲得諾貝爾獎大呼不公;也有人不時提及「厲害了我的國」中所取得的新近成果。但事實是,雜交水稻「多養活了10億人」的結論基本出自內地媒體的自我吹噓,並非嚴格的學術驗證;高樓、大橋、航母、神舟天宮、大飛機等令人矚目的工程成果,嚴格來說亦只能顯示中國的工業及工程能力,而非先進的基礎科學和科研能力。正是這些充滿煽情和吹噓,缺乏清醒和對比的宣傳,令不少民眾產生了內地科研已經實現「大躍進」、「諾獎理應授予中國人」的錯覺。

  必須指出,科學精神的一個基本立足點就是實事求是。中國人要想獲得諾獎,首先要做的一點就是必須搞清楚:中國真實的科研水平究竟是什麼樣的水平。人云亦云式的冷嘲熱諷、忘乎所以式的大唱讚歌,都是形成中國科研惡劣環境的一部分,也都是中國科技走向真正進步的大敵。

[责任编辑:鍾智维]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