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文學就是全世界

2016-10-17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流深

  文學就是全世界

  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委員會似乎打定了主意,要挑戰全世界對「文學」的普遍認知。當地時間13日下午,美國著名民謠歌手鮑勃迪倫獲得2016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從今以后,再看迪倫的演唱會,就不僅是「民謠的盛宴」,更是「文學的享受」。只不過,借著迪倫的得獎,很多人產生的疑問其實是:文學究竟是什麼?

  其實,早在六七十年代,早已蜚聲西方世界的迪倫,其歌詞就已經成為文學界的研究對象。只不過,這樣的「文學」因為其興趣的小眾,長時間并未進入主流的視野。所以,有段子手說,「歌詞獲獎了,領導講話還會遠嗎?」——這只能說明他們對諾獎歷史的無知。早在1953年,英國首相丘吉爾就憑藉其《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亨利·博格森、加繆、薩特這些諾獎獲得者,更為后人熟知的則是其哲學家的身份。記者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重要來源:馬爾克斯,以及去年獲得諾獎的阿列克謝耶維奇。

  如果陪跑七年的村上春樹獲獎,相信還會有這張的段子——「其實我是一個馬拉松選手」。

  文學的博大與「小眾」

  但說實話,文學的概念從來沒有現代人看到的這樣狹隘。有語言的地方就有文學,有情感的地方就有文學,有人性的地方就有文學。「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從古人的民歌,變成「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文學經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靡靡之音的市井小曲,也成就了一代文學大家。文學自打其誕生之日開始,就從來不是什麼高大上的職業,也不是僅限於知識分子的文字游戲。文學在廟堂之高,也在市井之間;在公堂之上,也在歌謠之中。如果要嚴格按照是否從事文學創作的標準來劃分,恐怕合格的只有內地作協的成員。

  文學,原本無處不在,卻在現代社會面臨著被「矮化」的命運。一方面,萬事講求「理性」、「精確」的現代社會,「文學」正逐漸喪失了其存在的位置。「文學」被「作家」和「學者」們畫地為牢,以「專業」和「品位」的名義任意壟斷,使「文學」逐漸淪為了「小眾」與「精英」的代名詞。這是文學的歧路,也是從事文學的人的悲哀。

  可文學終究是人性的聲音。一句刷爆網絡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歸根結底,也是文學的感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是詩和遠方」,挑起的更是現代人心底普遍隱藏的悸動。當我們打開電視,刷起微博,聽著迪倫的歌,欣賞著每一個人在生活中的演出,我們早該意識到,文學就是全世界。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