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周永康前妻曾疑其“外面有人”大鬧石油部會場

2015-07-14
来源:鳳凰周刊

  作為同學中的另類,周永康原本也是國家珍貴的石油人才,但在職業起步階段,就已顯現草莽之氣:遠離業務,鉆營政治,討好上級,批斗同事,維護身邊人利益。

  

  周永康前妻曾疑其“外面有人”大鬧石油部會場作為同學中的另類,周永康原本也是國家珍貴的石油人才,但在職業起步階段,就已顯現草莽之氣:遠離業務,鉆營政治,討好上級,批斗同事,維護身邊人利益。諸多與其日后掌權時期大搞山頭主義,拉幫結伙,形成家族、集團式貪腐相暗合的個人特性,已有線索可循。

  當曾經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不再染發,第一次以白發蒼蒼的形象示人,并“再次表示認罪、悔罪”時,康清明正在盤錦遼河油田機關廣場上,和幾名退休干部談笑風生。

  康清明在當地也被眾人戲稱為“康師傅”——這本是內地民眾在網絡世界中對周永康的代稱。康清明曾是周永康到遼河油田參加工作后的首任領導,應該算是“康師傅”的師傅。

  遼河油田是周永康事業的起點,46年前,25歲的周永康從石油大學畢業后來此工作,在這里娶妻生子并一路升遷,僅用16年時間就當上遼河石油勘探局局長,同時成為盤錦市首任市長。1985年前往北京,履新石油工業部副部長,最后官至政治局常委。

  (第二排花色襯衫為周永康前妻王淑華。圖/鄒小溪)與此后位列國家領導人的顯赫相比,青年周永康的遼河油田歲月,只能算是草莽時期。而他本人,也在此事業起步階段,顯露出草莽之氣:原本是有為青年、高級工程師,卻又善于鉆營、處世圓滑、耍兩面派。在職業起步階段就已經遠離業務,鉆營政治,顯現出驚人的手腕和冷酷,給同事扣帽子、反復批斗也在所不惜。再加上命運眷顧,竟能始終保持高速提拔之勢,直至頂峰。

  在此期間,由于地位尚低,且年代所限,無太多經濟利益可供爭奪,周永康僅僅是官運亨通,不斷升遷而已。但諸多與其日后掌權時期大搞山頭主義,拉幫結伙,形成家族、集團式貪腐相暗合的個人特性,已有線索可循。

  隨著官位的升遷,周永康與康清明等老同事漸行漸遠,形象也越來越模糊難辨。許多老同事依然是工程師、石油人,周永康卻已在電視新聞中大起大落,直至滿頭白發,身陷囹圄。《鳳凰周刊》記者赴遼河油田尋訪周永康當年的老領導、老同事、老部下,還原周永康崛起草莽的發跡史。

  1973年,時任遼河油田第一任地球物理勘探處處長的周永康與物探一線工人勤快的實習技術員

  地處盤錦的遼河油田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被稱為“南大荒”。在開發了勝利和大慶兩個油田后,地質部1967年從大慶抽調多套人馬組成大慶六七三廠(因成立于1967年3月而得名),意在尋找更大規模的油田。

  周永康曾在遼河油田40周年的一封賀電中稱,其是在1968年初懷著為石油事業奉獻青春的理想,主動請纓從大慶來到遼河,參加了下遼河盆地前期石油地質勘探工作的。他工作的第一站,即是康清明擔任主任的六七三廠下屬的一個地質勘探隊。

  當時遼河油田被稱作盤錦墾區,跟勞改監獄毗鄰。鹽堿地只適合種水稻,荒草甸和蘆葦塘遍布四周。他們吃高粱米,喝水坑里的水,住風一吹就透的鐵皮房。康清明對《鳳凰周刊》回憶,周永康那時表現得非常勤快,“搬東西、扛爆破線,什么活都干”。“每天主動到我辦公室問有沒有開水,幫我擦桌子,有什么事主動向我請示,爭著打掃院子”。周永康同時還負責給康清明寫講話稿。“每次幾百到一兩千字不等,條理清晰,稿件寫得很好。”

  1974年,時任遼河油田地球物理勘探處處長的周永康為物探處先進職工頒獎狠斗下屬,自己屹立不倒

  1966年6月,面臨畢業的周永康趕上了文化大革命,在學校鬧了一年革命之后,1967年,周永康被分配到大慶油田六七三廠。1970年的遼河會戰中,周永康又被調到遼河油田,任遼河油田石油會戰指揮部地質團區域室技術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質和勘探專家童曉光是遼河油田的開拓者之一,童在接受內地媒體采訪時評價稱,“那一批人里,無論是專業業務還是政治素質,他(周永康)都是最突出的。”

  不過童曉光很快發現,周永康的志向并不在于業務。不遺余力地在政治上鉆營,爭取政治上的肯定,似乎才是周永康更大的興趣所在。

  童曉光記得,隊里最早的100多人里,陸續有18個人因接連不斷的運動給“搞了下去”。但資歷尚淺的周永康卻在此過程中打牢自己的根基,始終屹立不倒。

  當時甚至有說法認為,周永康與前妻王淑華的婚姻,或許也有“從政治出發”的考慮。

  在遼河油田科研小區,一位周永康的老同事透露,周在石油大學曾談過一個女朋友,后來因對方成分不是很好,工作沒多久后兩人告吹。另一位王姓女士告訴《鳳凰周刊》,當時一個叫吳洪民的四川人將王淑華介紹給了周永康。

  1987年10月,時任石油部副部長的周永康在全國石油勘探工作會議上給勝利油田代表頒獎在媒體的描述中,王淑華“很瘦,皮膚較黑”,“面相很顯老,看著比周要大好幾歲”,而且“學歷上有差距”,似乎是王淑華配不上周永康,但事實上,在那個出身論和成分論盛行的年代,王淑華的工人家庭出身足以令周永康艷羨。介紹之初,王淑華不接受周永康,“周永康多次去找王淑華,兩人才確立了關系”。一年后,周永康就與其迅速完婚。

  “王淑華在一個女子小分隊當隊長,有次組織活動,我們要她表演節目,她上臺打起了幾拳,大家不斷鼓掌。”多位老員工對王淑華的評價是:人好,能干,生活簡樸。

  一個可以佐證的細節是:1980年代初,王淑華參加自學考試,盤錦沒設考點,必須到60公里外的營口考試,“當時周已在局里擔任要職,有人對王淑華說,讓她要個車大家和她一起去,最后她自己坐客車轉兩個站去考試”,遼河油田紀委的一位退休員工告訴《鳳凰周刊》。 但周永康與王淑華的感情并不和睦。有媒體援引遼河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原總地質師吳鐵生的話說:有次周永康在石油部開會,王淑華曾大鬧會場,原因是王懷疑周“在外面有人”。

  遼河油田多位受訪者推斷,周永康和王淑華大約在1997年離婚。1999年,在離婚兩年之后,王淑華卻死于一場離奇的車禍。石油大學老教師賈昌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說,當時她和石油勘探學院其他教職工一起,到位于十三陵附近的石油療養院開會,會議休息期間,王淑華到路邊溜彎兒,卻被一輛軍車給撞死了。

  周永康何時開始“在外面有人”尚不得而知,但據大陸媒體公開報道可見,王淑華過世兩年后的2001年,周永康迎娶了比自己足足小26歲的央視前女編導賈曉曄。賈在同事中的口碑遠不如王淑華在油田的口碑,尤其是后來,“比較貪玩,上班有一天沒一天”。

  1991年7月23日,時任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副總經理的周永康在長慶油田三二六八一鉆井隊被沿襲的特點:會處事,照顧手下利益

  擁有教授級高工職稱的周永康,在遼河油田并不被認為是專家型官員。“很會處事”,是當時周永康被公認的過人之處。

  一位熟識他的退休工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周永康“講江湖義氣”,為周永康做事,他一定會回報:“連洗腳丫鬟(指為其做過各種瑣碎小事兒的下屬)都照顧到了。”“他很講江湖義氣,你為我做過事兒,我一定會回報你。不然,在官場人家憑什么為你賣命做事兒,你又怎么繼續往上走呢?”

  周的這一草莽時期就有的特點,顯然被沿襲到了高升“廟堂”之后。從日后周永康歷任秘書的位置安排來看,周永康顯然是照顧有加,甚至多有周永康為此干涉人事任免和組織原則的信息披露。周永康的幾任秘書在被安排到重要崗位后,也確實一直在為周永康“賣命”。

  1980年,時任遼河油田地球物理勘探指揮部黨委書記的周永康在職工大會上講話兩年提拔一次,16年官至正廳

  在遼河油田,不同的人口中,對周永康有著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評價。

  有人說他關心下屬。“深夜加班,周永康親自買東西去給我老公吃,我從外地調來,不用講人情,周就安排下屬辦了戶口”,前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員工介紹說。

  也有人認為他作風嚴厲。有一次管子站給鉆井隊所送的鉆桿中,一根有隱傷的鉆桿被鉆井隊發現,如果這根有隱傷的鉆桿下鉆后突然斷裂,將會造成卡鉆井毀的嚴重后果。周永康知道后,毫不留情地讓管子站一班人親自到該井隊檢討錯誤,并且班子成員輪換抬著這根鉆桿到各井隊“巡回檢討”。

  但也有人說他急功近利,在政治任務來臨時擅長連夜表演。證據是1979年2月16日晚,對傳達中央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作戰通知,周永康要求辦公室機關人員連夜討論并收集情況,早7點必須拿出綜合材料。為“深入傳達中央精神”,周在前半夜就親自跑遍油田各個會戰現場。

  還有員工批評他工作弄虛作假。另一位拒絕透露姓名的退休員工對《鳳凰周刊》說,“本來按設計需要打14米深的井,在周永康的帶動下,打了9米就宣布提前完成任務,還得到表揚。”

  同事們對其褒貶不一,周永康本人的仕途卻已經順風順水,一路高升。1973年,作戰指揮部變更為遼河石油勘探局,根據中國石油新聞中心后來的報道,“周永康組建了遼河油田物探處,并任第一任處長”,轄436名下屬。同時,周也是三二二油田地質指揮部革命委員會的7名常委之一。此時,周到遼河不過五年多時間。

  到了1976年,周永康再次被提拔,擔任遼河石油勘探局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升任副局長。

  肯干事,口才好,“天時地利人和”集于一身的周永康,于1983年出任遼河石油勘探局局長,同時被任命為盤錦市市長、市委副書記。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70年,39歲就出任遼河石油勘探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兼總地質師的王濤,屬于專家型管理者,亦對周永康比較賞識。

  1970年代末期,中國準備對外合作開發海洋大陸架的石油,王濤擔任南海東部石油公司總經理。1985年,王濤擔任石油工業部部長時剛剛54歲,是共和國最年輕的石油部長。也就在1985年,周永康告別了自己深耕18年的盤錦,調任石油工業部擔任副部長。

  關于周永康升任的原因,《中國企業家》雜志報道了另外一個版本:1980年代初,分管石油工業的副總理余秋里視察遼河油田,當時周永康剛出任遼河石油勘探局副局長不久。到1985年底,據說是在余秋里的親自點將下,周永康從遼河晉升進京。

  不管在哪一個版本中,周永康幾乎都以兩年一個臺階的速度升遷,在康清明等老同事看來,“的確太快了。”

  “另類同學”終至身陷囹圄

  遼河油田方面似乎不愿意與周永康有更多糾葛。遼河油田物探處的保安直接攔住上門的采訪者,《遼河石油報》的一位負責人也表示不愿意提供刊有周永康報道的老報紙。但在多位遼河油田老員工的回憶中,周永康口才出眾,頗有決斷。這種風格一直延續到他此后任職中石油,也被同事形容“有一種霸氣,聽完大家意見后能形成自己的判斷,不管你們說三道四,就是要按照他的決定做。”

  據內地媒體報道,1990年代中后期,曾擔任周永康秘書的楊廣吉去中石油總公司報送材料,忙完后想去看望周永康,可是被周的秘書攔下。楊正要硬闖,周永康聞聲出來解釋:“你看,正好中組部的人找我談話呢。我現在正忙,沒時間接待你。”當時周永康還兼任著勝利油田的黨委書記,楊廣吉已經猜到,“可能是在談提拔的事兒”。

  2013年12月以來,周永康的哥哥、周永康的兒子周濱、周濱岳母以及賈曉曄的姐姐等人相繼被查,涉及水電、石油、旅游、投資等,其發家過程不乏國內石油系統的利益輸送。周永康多年來苦心孤詣構建的財富帝國轟然倒塌。

  周氏命運令老同事不勝唏噓。童曉光至今依然認為,一個石油勘探工作者最應努力的方向,應該是精于業務和學術的研究型專家。據賈昌明介紹,周永康的同班同學們,大部分終其一生都在技術崗位工作。

  但周永康作為同學中的另類,選擇的卻是另一條草莽式的人生道路:不事業務,精于鉆營。在這條道路上,不論是作為國家珍貴的石油人才,還是作為中共領導干部,如今年已73歲的周永康均未“修成正果”,始終只是梟雄、草寇式的人物。這與諸多同期起步、終身奉獻石油事業,甚至刻意與周永康保持距離的故人們形成鮮明對比。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