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李克強亞歐行力推區域合作

2014-12-15
来源:香港商報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當地時間14日下午抵達阿斯塔納國際機場,開始對哈薩克斯坦進行正式訪問,並將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隨後,李克強將訪問塞爾維亞出席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赴泰國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有分析指出,此次李克強年內外交收官之旅橫跨亞歐,涵蓋雙邊和多邊機制化安排,訪問不僅將增進中國與往訪國關係,也將深挖潛力、力推區域合作,促進區域國家更好實現共同發展。香港商報記者 鍾俠

  12月1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阿斯塔納同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舉行中哈總理第二次定期會晤后共同會見記者。

  中哈簽140億美元合作大單

  在抵達阿斯塔納後,李克強與哈總理馬西莫夫舉行了中哈總理第二次定期會晤。據哈通社報道,在兩國總理會晤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李克強宣布,中國企業與哈薩克斯坦簽署總金額為140億美元的合作文件。「這是我出訪鄰國所簽署的金額最大的協議。」李克強說。

  李克強與馬西莫夫共同簽署中哈總理定期會晤聯合公報。  

  就在李克強抵達哈薩克斯坦後不久,中國人民銀行與哈薩克斯坦國家銀行在阿斯塔納續簽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同時簽訂了新的雙邊本幣結算與支付協議。兩國宣布的雙邊本幣互換規模為70億元人民幣/2000億哈薩克堅戈,協議有效期3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雙邊本幣結算與支付協議簽訂後,中哈本幣結算從邊境貿易擴大到一般貿易。兩國經濟活動主體可自行決定用自由兌換貨幣、人民幣和哈薩克堅戈進行商品和服務的結算與支付。

  絲路經濟帶戰略與鄰國契合

  作為亞歐之行的首站,李克強此次訪哈時間雖只有兩天,但內容豐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認為,中國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與哈本國經濟發展戰略有很高契合度,雙方料將加強此方面合作。「大家一拍即合,機遇非常好,此訪要把概念轉化為具體項目。」

  中國副外長程國平表示,當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已進入務實合作階段,中方制訂的規劃基本成型,「絲綢之路經濟帶」是開放的、互利的,中方歡迎各方積極參與,共商大計、共建項目、共享收益。

  在哈期間,李克強將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會議。李克強表示,上海合作組織成立10多年來,各領域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他期待在出席上合組織總理會議期間,同與會各方就進一步深化務實合作共商良策,努力將上合組織打造成各方維護安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可靠保障,促進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阮宗澤認為,安全和經貿合作齊頭並進,上合組織成員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促進上合組織地區互聯互通,不僅有利於成員國各自經濟發展,也將為地區和平與穩定奠定更堅實基礎。

  中國與中東歐關係注入新動力

  塞爾維亞是此行的第二站,李克強對該國的訪問是中國總理28年來首次往訪。在塞期間,李克強將參加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16+1合作」)。此次會晤主題是「新動力、新平臺、新引擎」,即「16+1合作」為鞏固中國同16國的傳統友誼注入新動力,為拓展中國同16國的互利合作搭建新平臺,為深化互利共贏的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打造新引擎。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指出,兩國有傳統友誼,合作基礎良好,此訪對雙方進一步加強政治互信,規劃兩國務實合作,全面深化中塞戰略夥伴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19日,李克強將抵達泰國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第五次領導人會議。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蘊嶺認為,大湄公河地區發展的瓶頸在於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問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倡議都符合GMS的期待。

  助大湄公河克服發展瓶頸

  有分析亦指出,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是中國周邊外交的重要部分,與中國——東盟合作互為補充。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多為東盟內部欠發達國家,中國加強與這些國家的合作將有助於促進東盟實現均衡發展。

  「共同利益的拓展,需要實實在在經濟項目合作為支撐。」周永生指出,此機制下的經濟合作加強了,雙方間的利益扭在一起,這既能夯實全面合作的基礎,也能促進中國和東盟國家關係發展。

  行程密集 務實高效

  李克強昨日開始新一輪亞歐三國之行。未來7天,李克強一行將在空中飛越10多個國家,行程2萬多公里。在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和泰國,李克強將與22個國家領導人會見會晤並出席國際會議,相關外交活動近70場。

  7天70場活動

  7天近70場活動,平均每天近10場,以每場活動平均一小時計算,重要場次的深入交流時間還會大大延長,加上路上交通時間,睡眠時間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而這也是新一任領導人的外交風格:行程密集,成果豐富,力求務實而高效。2013年5月,李克強出訪亞歐四國,9天50多場外交活動;11月首次亮相上合組織總理會,120小時50多場外交活動;2014年5月,李克強訪問非洲四個國家外加非盟總部,8天百餘場活動;10月,李克強訪問歐洲三國外加聯合國糧農總部、出席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9天約70場活動。每一次出訪都是高密度行程表的履行過程。

  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領導人外訪好像就是電視裏呈現的握手、合影、致辭、宴會,風光而賞心悅目。但外交官都知道,賓主言歡背後是運籌帷幄和國家角逐,午餐、晚餐甚至有時連早餐都是外交舞臺。對領導人來說,不能出錯,只能出彩,碰上尖銳的媒體和重要場合演講後的問答環節,更考驗領導人的智慧和口才。因此,每一次外訪都可以說是高強度的腦力和體力勞動。

  領導人外交悄然變化

  每到一地,李克強既和外國領導人談外交理念和政治互信,也和普通民眾接觸,用彼此聽得懂的家常話拉近與當地民眾的距離。新一代中國領導人正在以鮮明的個人風格和魅力征服世界。在歐洲,李克強力推「中國技術」,被西方媒體稱作「高級推銷員」;在亞洲,李克強上任以來首次訪問就選擇印度,共譜「龍象共舞」新篇章效果日益明顯;在非洲,李克強在非盟總部的演講一票難求,將非洲視作「重要一極」頗得非洲兄弟讚賞。

  作為今年中國領導人外交的收官之作,李克強此次亞歐之行受到各方頗多期待,既要維護好既有機制,又要推動「一帶一路」有實質性進展,既要發展友誼,又要促進合作共贏,既要維護國家利益,又要展示大國風範。

  在中國塑造和傳播國家新形象的過程中,領導人外交的悄然變化正逐漸為人們所關注。中國新的領導集體正越來越遊刃有餘地應對複雜的國際形勢,並以自身的親和力為中國結交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展示著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