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习总抵巴西 金砖银行总部落沪呼声高

2014-07-15
来源:商网综合

习近平在巴西会见普京,这是中俄元首自2013年3月以来的第八次会晤,今年内第三次会面。 

  当地时间14日下午2时许,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位於巴西东北部港口城市福塔莱萨。习近平将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有消息称,正在筹建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有可能设在中国的上海。

  习近平于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巴西分别会见了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及俄罗斯总统普京。

  还将访问古巴等三国

  应巴西总统罗塞夫邀请,习近平将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对巴西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之後,习近平还将对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表示,金砖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力量和国际体系的重要建设者,中国坚定支持、积极参与金砖国家合作。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复杂因素,我期待著同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深入探讨合作,进一步凝聚共识,规划未来发展,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正能量。

  巴西国土面积850多万平方公里,是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巴1974年8月15日建交。1993年,巴西在发展中国家里率先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於2012年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中巴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在国际事务中合作密切,在文化领域交流活跃,双边经贸关系也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巴西是中国第九大贸易夥伴和拉美地区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巴西第一大贸易夥伴、出口对象国和进口来源国。

  访巴期间,习近平将同罗塞夫总统举行会谈,会见巴西参、众议长并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双方将签署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等领域一系列合作文件。

  习近平此访适逢中巴建交40周年,是东西半球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次承前启後、继往开来的握手。巴方近日表示,这次访问是“一件非常值得期待的大事”,希望通过此访全面推动两国合作取得新的成果。

  而此次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二轮会晤的首场,同样具有承前启後的重要意义。

  中、俄、巴、印、南五国领导人将围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主题,就金砖国家合作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会後将发表《福塔莱萨宣言》。金砖国家领导人还将同南美国家领导人举行对话会,并会见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代表。

  中方希望,本次会晤对外传递出金砖国家团结、合作、包容、共赢的信号,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一是总结合作经验,规划未来合作愿景;二是将金砖国家打造成就国际政治经济领域重大问题进行全方位协调的机制;三是建设更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更大进展;四是加强同南美国家的对话与合作。

上海有望成金砖银行总部

  在7月14-16日召开的第六届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前夕,有关金砖国家将要正式成立新开发银行和进一步推进紧急外汇储备基金的消息就已经传开,各国与会官员也不时向媒体透露有关这两项金融合作机制的筹备情况。

  自从2013年南非德班的第五届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并筹备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基金至今,这两项规模都在1000亿美元的合作项目有望在本次峰会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不少观察人士认为,金砖国家试图通过筹建自己的金融体系来替代长期受西方发达国家把控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功能。

  综合目前的消息来看,筹备中的金砖银行和外汇储备基金,其功能设想分别类似现在的世界银行与IMF:金砖银行负责包括金砖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扩大金砖国家的海外利益;而外汇储备基金则负责在成员国出现资本外流、债务危机等金融紧急情况时提供援助资金。

  “我觉得目前集中的讨论表明,人们还没有注意到本质问题,也就是究竟这两个机构要提供什么样的产品。” 前世界银行中国业务局局长、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员亚洲项目资深研究员黄育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而另一方面,世行和IMF都在不同场合表态,将欢迎金砖金融机制,并尝试与其合作。

  金砖银行的总部之争

  峰会前,有关金砖银行的总部地点选择的讨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似乎在尘埃落定白纸黑字公之于世之前,谁都想来插一脚。

  该议题最新的消息是从俄罗斯传来。7月10日,俄通社塔斯社引述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Yuri Ushakov)的话说,金砖银行决定将总部放在上海,这一点已经写进此次峰会的文件中。

  此前,俄罗斯财长安顿·谢鲁阿诺夫(Anton Siluanov)曾经透露,金砖银行的总部将有可能设在上海或者新德里。

  即便一直在金砖五国里显得十分低调的南非,也表示对于争取金砖银行的总部很有兴趣。7月11日,南非贸易与工业部长罗布·戴维斯(Rob Davies)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约翰内斯堡也在争取成为这一新开发银行的总部所在地,他否认五国已经就总部地点达成一致并作出了最终决定。

  尽管上海的呼声很高,但是不到最后仍然充满变数。

  “金砖国家面临很大的压力,必须在这次会议上使得金砖银行这个项目付诸实施。”黄育川说,“至少必须清晰告知金砖银行的股份结构,其他诸如地点等,也有可能留待下一次再行讨论。”

  他认为,之所以对选择上海产生犹豫,是因为金砖其他国家可能担心过于倚重中国,实际上将这一区域组织的总部设在拉美是不错的选择,而选择一个更国际化的国家,比如新加坡也不是没有先例。

  “区域性银行的总部选择,必须要考虑到几点:交通便捷、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以及签证许可使得该地点容易抵达。”他说,“当初日本是亚洲开发银行最大的出资方,但是总部也并没有设在日本,而是选择了菲律宾。”

  留给金砖国家博弈的时间并不多。事实上,中国已经在注资份额上做了一定的让步,因此也有可能换回总部所在地设立在上海。

  此前,中国和俄罗斯曾经一度有望成为金砖银行的主要出资国,但是由于其他国家坚持平等的多边合作机制,因此金砖银行的出资结构也将等额分摊:初始出资额500亿美元,由五个国家平均出资,其中仅有100亿美元为现金,七年内以现金支付完毕,另外还有400亿美元以担保抵押形式出资。同时,银行的主席将在五国之间轮值,五年为一个任期。

  “金砖国家银行的建立本身是一个政治问题。”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The Conference Board)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战略官巴特·范亚克(Bart van Ark)告诉媒体。

  如何提供有竞争力的贷款产品

  金砖国家试图利用新的机制来替代现有的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功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我们能够想到的仅仅是金砖银行的雏形,而对于其究竟能如何运作并无任何细节概念。

  目前所知的仅是,这一银行将主要用于向金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放贷,也包括向金砖以外的国家项目提供贷款。根据谢鲁阿诺夫的表态,正式的放贷将有望从2016年开始。

  黄育川表示,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的确至关重要,但是是否仅仅聚焦在基础建设项目上,这一点值得商榷。

  “目前有相当多的现有的或者将要建立的国家金融机构,将目光聚焦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他表示,“中国提议推动的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也将此作为目标。”

  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的设想规模也在1000亿美元,而中国在其中的出资比例可能达到50%。此外,世界银行也有许多项目是直接针对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金砖银行也不是一个封闭的不存在竞争对手的机构。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在保证金砖国家的股份将始终在55%以上这一前提下,它在未来会向联合国的其他成员国开放注资,同时向包括金砖在内的其他国家项目提供贷款。

  在世行工作多年的黄育川认为,未来金砖银行如何能够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贷款产品,如何优于其他的国际组织甚至是商业银行,还有待考量。

  他表示,目前,世界银行中的欧美发达国家出资人,其本国的利率较低,因此可以为世行提供相对成本低的贷款,而世行的融资成本较低,才能够向需要贷款的国家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而金砖国家的利率相对较高,想要压低融资成本从而吸引更多的项目标的,则需要通过各国补贴来解决,这就是新一轮政治上的博弈了。

  世行行长金墉日前则对金砖银行表态积极。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每年有超过1万亿的资金需求,但世行加上所有渠道的资金总额大约仅有1500亿美元,因此世行欢迎金砖银行进入这一领域。

设外汇储备基金替代IMF?华出资410亿美元

  另一个试图取代IMF的紧急外汇储备基金受到的关注则略小于金砖银行。

  这个基金设想的救助功能与运作机制和IMF十分相似,规模在1000亿美元,比IMF目前3690亿美元的规模小,但是考虑到这个基金仅仅为五个国家服务,就可以看出,如果运转顺利,其未来的功能绝对不亚于IMF。

  设想中这一基金将成为金砖国家遭遇金融问题时的互助基金,在出现包括资本大量外流、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债务危机等各类情况时,基金池可以迅速反应,提供货币互换以增强流动性。

  “新的机制将使得(我们)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这一点在IMF改革搁浅的当下显得尤其重要。”乌沙科夫表示。

  这一基金池的出资则由中国主导:中国出资410亿美元,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分别出资180亿美元,南非出资50亿美元。各国央行将继续把外汇储备保留在各自资产负债表上,一旦有需要再行提供。这对于拥有丰富美元储备的中国具有极大的优势。

  不过,据悉,尽管中国在新设的外汇基金中出资最多,但是在向该基金贷款时,中国的贷款额度被限定为其出资份额的一半,南非则最多可以获得其出资额的一倍,其他国家则会按照其出资份额获得相应的贷款额度。

  一位巴西的高级官员在会前表示,该基金池最快可能从2015年开始运转。而更多的细节将有望在此次峰会上浮出水面。

  IMF秘书长林建海在早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不认为金砖国家的救助基金会取代IMF在这几个国家中的地位。他认为,这属于“区域融资安排”,与IMF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区域性金融机构的优势是对该地区成员国比较了解,低成本高效率抵御经济冲击,而IMF的优势在于对全球金融经济的监管能力。

习近平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

  问:您如何看待中国同古巴互利友好合作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答:我曾经於2011年6月访问古巴,同劳尔主席进行坦诚深入的交流,古巴人民的热情友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1960年,古巴在西半球率先同新中国建交,揭开了中古关系、中拉关系发展新篇章。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古友好关系日益成熟,合作内涵不断丰富。两国在建设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携手并进,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在处理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密切配合。中古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

  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说:“团结是全世界的语言。”中古是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有相同的理想和信念。当前,两国都处於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抓住机遇,共谋发展。双方要密切高层往来,分享治国理政经验,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矿、旅游、可再生能源、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合作,加强人文和地方交流,密切多边协作。相信在双方一道努力下,两国高水准的政治关系将转化为丰硕的务实合作成果,中古互利友好合作将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期待著访问古巴期间同劳尔主席共同总结两国关系发展经验,对中古关系未来发展作出规划。

  问:您如何评价当前中国同拉美关系水准?您对中拉整体关系发展有怎样的规划和设想?

  答:“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这句中国古诗是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关系的真实写照。中拉都是发展中国家,处在相似的发展阶段,肩负著相同的发展任务。我们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致力於推动国际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些是我们能够求同存异、携手共进的根本动因。

  新世纪以来,中拉双方牢牢把握共同发展的主题,政治上深化互信,经贸上扩大合作,人文上互学互鉴,在国际事务中密切配合,推动中拉关系实现长足发展,树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

  经贸务实合作是中拉关系的重要支柱。近年来,中拉贸易额节节攀升,2013年达到创纪录的2616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夥伴国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双方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农业、制造业、高技术等领域互利合作硕果  ,有力促进了各自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当前,中拉关系进一步发展面临重要机遇,拥有更好条件和更坚实基础。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拉关系,愿意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一道努力,推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夥伴关系在更高水准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中拉双方人民和各国人民。

  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推动中拉整体合作,顺应区域和跨区域合作潮流,是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共同愿望。

  今年1月在古巴哈瓦那举行的拉共体第二届峰会通过《关於支持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的特别声明》,为推进中拉整体合作、提高中拉关系水准奠定了重要基础。古巴为此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方对此高度赞赏。

  目前,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的条件已经成熟。中方愿意同拉方一道,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用好中国-拉共体论坛这一整体合作平台,开展广泛领域的对话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为维护中拉双方共同利益,推动南南合作,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问:玻利瓦尔革命始终倡导捍卫和推动建设多极化世界,您如何看待国际关系民主化?

  答: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著有利於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追求的崇高目标。中国坚决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致力於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我们主张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中委关系发展有利於增强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双方应该在国际舞台上加强协作,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

  问:中国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国发展对中国外交政策意味著什么?中国希望在全球扮演何种角色?

  答:中国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然处於并将长期处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现代化,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付出十分艰苦的努力。

  “艰难困苦,玉汝於成。”在过去30多年间,有6亿多中国人摆脱了贫困,对全球减贫事业贡献率达70%。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提高到12%,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近30%。中国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我们坚持立足本国国情,坚持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人自古就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事实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中国的未来。30多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今後,我们还将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来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现在,我们确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将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我们将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劲头推进改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量,更多更好造福中国人民,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定位没有改变,发展仍然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国内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积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既让中国更好利用世界的机遇,又让世界更好分享中国的机遇,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

  随著中国发展,中国将更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我们将更加积极有为地维护世界和平,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致力於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我们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战後国际秩序,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和地区安全对话合作。

  我们将更加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事务,致力於推动完善国际治理体系,积极推动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我们将更多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我们将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发展,坚持正确义利观,义利并举、以义为先,促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特别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自主和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陳明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