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黃山防汛救災見聞錄】歙縣:匯入抗洪一線的「文藝力量」

【黃山防汛救災見聞錄】歙縣:匯入抗洪一線的「文藝力量」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4-06-29 21:24:46 來源:香港商報網

    6月20日,安徽黃山市歙縣迎來強降雨天氣,遭遇歷史罕見洪澇災害,全縣多地交通受阻、通訊中斷、人員被困、物資匱乏,救援搶險刻不容緩。歙縣文聯各文藝家協會會員紛紛行動起來,投入到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中來。

    放下毛筆、揚起鐵鍬

    因連續強降雨,歙縣城區部分區域遭遇水淹。6月22日,洪水退後,洪水過境處一片狼藉,淤泥、殘枝等大量雜物隨處可見。吳堅、方東東作為歙縣美術界協會會員,聽聞災情,他們毅然放下畫筆,加入洪水後的清淤志願活動。

    小鐵鍬、高壓水槍、翻斗車和拖拉機的輪番齊上,經過近2小時的工作,鋪滿一地的淤泥、石塊被集中清掃,基本恢復了災前乾淨整潔的居民環境。

微信图片_20240629194437_副本.png

    清掃結束,吳堅表示:「2003年6月我穿着迷彩服在全椒縣淮河抗洪,21年後的今天我穿着志願者的紅馬甲為家鄉災後清淤,儘自己的一份力。今天雖然很累,但作為新時代青年,就要永葆革命軍人本色,退伍不褪色。」

    方東東多年來一直默默為家鄉公益事業做貢獻,清淤工作後他了一條朋友圈:「鐵鍬也是畫筆。以美育人,知行合一是我們新一代文藝者的責任所在,貢獻這些微薄力量,是應該的。」

    不只是縣美協,6月21日,洪災發生後第二天,歙縣作家協會部分會員便參與道路清淤工作,會員洪小塵還以6月18日到6月21日的經歷創作出《2024年三陽鎮葉村抗洪日記》。

微信图片_20240629194423_副本.jpg

    作品義賣、善款募集

    「應該還有第二批,明後天捐紅十字會!」6月25日,當褲腿都是淤泥、臉上都是雨水和汗水的仰玉極興奮地告訴筆者時,他已經將書法作品進行義賣,並將所得2000元捐獻給了歙縣紅十字會。

    仰玉極是歙縣書法家協會主席,62歲的他,前一天剛剛幫助村民災後清理,第二天就騎着電瓶車,走親訪友。仰主席並不是串門,而是繼續聯繫人員準備作品義賣。截至截稿,歙縣書協累計義賣三次,累計7350.66元。

    參與募捐物資善款的還有歙縣攝影家協會會員大威家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恆斌,他積極聯繫長虹、美菱銷售代表為歙縣受災的鄉村送愛心,採購礦泉水9600瓶、方便麵1200桶直接驅車送到鄉村,物資送達上豐鄉、許村鎮、富堨鎮、新溪口鄉、坑口鄉、小川鄉等6個受災鄉鎮。

    歙縣觀賞石協會會長江立明除志願清淤外,還用募捐所得購買物資,驅車送到重災區受災較重的農民家。

微信图片_20240629194454_副本.jpg

    小家雖毀、不忘大家

    「古祝,我的老家,很遺憾以這種形式為大眾所熟知,感謝武警部隊官兵多日的搶修,辛苦了!」這是家在受災嚴重的歙縣古祝村的方駿、方瑞倉姐弟兩家對救援官兵的由衷感謝。

    洪災發生後,方駿磚雕作品和機床設備都被洪水沖走,方瑞倉的金絲楠木雕刻作品也被沖走。6月26日,當姐弟倆在「黃山民藝群」看到歙縣民間文藝家協會法人代表吳笑梅女士發起為歙縣洪災募捐的通知後,姐弟倆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慷慨解囊。

    據統計,來自外地及本縣102位民間文藝家愛心捐助28800元善款統一上交給歙縣紅十字會。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洪災發生後,歙縣文藝界湧起的愛心暖流、抗洪激流,必將戰勝洪災。藝道亦人道,歙縣文藝家皆是社會責任家。文藝力量匯聚成正能量溫暖而堅毅。(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鬍子赫)

責任編輯:嚴燕紅 【黃山防汛救災見聞錄】歙縣:匯入抗洪一線的「文藝力量」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