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左手「徽文化」右手「山水畫」  皖歙縣:只為「一江清水出新安」

左手「徽文化」右手「山水畫」 皖歙縣:只為「一江清水出新安」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4-01-11 16:53:42 來源:香港商報網

    墨韻迎春進南屏,新安江畔潤民心。1月10日,在皖南黃山市歙縣徽城鎮南屏村,2024年歙縣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建設政策解讀宣傳活動火熱開展。

    活動中,通過發放新安江生態保護宣傳冊、政策解讀等形式,宣傳闡釋合作區的內容和意義。此外,還進行了「新安江」主題作品創作,通過贈送春聯和剪紙作品,與現場的幹部職工、村民百姓進行互動體驗。

22.jpg

    綿延着文脈  引領着發展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歙縣南屏村地處新安江緩灣之處,是新安江百里大畫廊上的重要節點,「皖浙一號風景道」穿村而過。

    為堅守「一江清水出新安」的莊嚴承諾,南屏村村民主動進行網箱退養、漁民退捕、岸線生態修復,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村莊及周邊文旅、攝影、民宿等各類多元化、創意型產業不斷拓展。

    依託秀美環境和優良水質,南屏村已連續3年舉辦公開水域游泳賽,水墨南屏已然成為了新安江生態保護和「兩山」價值轉化的展示窗口。

    2023年9月,南屏村成功入選安徽首批和美鄉村精品示範村建設名單。乘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聚焦「七個強縣」建設目標,南屏正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大力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努力打造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範村。

    三百六十灘,新安在天上。歙縣一城一江,山水相望。新安江作為古歙大地的母親河,綿延着文脈,也引領着發展。

微信图片_20230329120129_副本.jpg

    呵護一江清水  躬耕品牌打造

    1月3日,一份名為「新安有約·江湖魚躍」的司法協作「綠色協議」悄然誕生,預示着涉及淳、歙兩地交界處的案件,尤其是新安江保護等環境資源案件,將由兩地法院協同巡迴審理、調節,增殖流放、生態修復等活動將定期開展,「一江清水出新安」又多了一份司法保障。

    2012年,「新安江模式」啟動,10多年來,皖浙兩省接續開展的三輪跨省流域生態補償試點均圓滿收官。2021年8月,為更好統籌新安江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工作,歙縣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發展中心在體制機制改革的浪潮中應運而生。中心成立3年來,關注政策的宣傳引導,注重保護的推深做實,先後謀劃實施項目21個,總投資3.64億元。註冊推廣「一江清水出新安」微信公眾號,編撰出版《一江清水出新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新安江實踐》。

    為進一步宣傳生態環保理念,中心持續躬耕品牌打造,牽頭舉辦「新安江杯」演講大賽、《為此青綠:中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紀實》新書首發式、歙縣「兩山」價值轉化實踐專題研討班等系列活動。2023年11月完成《歙縣「兩山」價值轉化典型案例(第一批)》20個案例的編撰,讓生態保護有了更深入的研究闡釋和更紮實的理論支撐。同期,歙縣「兩山」基地「首創首成」。

    新安江綿延數百里,野曠天低間,是遠山如畫、近水含煙的縹緲;也是泛舟天地、追青逐綠的愜意。

    歙縣新安江流域生態保護發展中心主任李志平表示:「作為新安江保護部門,我們將一如既往呵護一江清水,加快推進『兩山』價值轉化,高標準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為高氣質現代化文化旅遊名城建設貢獻更多生態力量。」

    創新流量密碼  促進融合發展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十年禁漁,江水可鑑。當舟船破浪、漁網翻飛,世代以漁為生的江畔人家為惜生態而退捕上岸、轉產就業。新安江畔,九姓捕魚的表演再現着新安漁風千古情,這是江南水鄉獨有的生態畫卷,更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生動詮釋。

    變遷的是業態,不變的是發展。左手「徽文化」,右手「山水畫」的南屏村,2022年入選「中國第六批傳統村落」,其以獨具一格的墨韻水鄉被譽為新安江畔的一顆璀璨明珠,村域內1200畝茶山、1000畝枇杷山與一江新安水相連對影;點綴在青山綠水間的水天一舍、翰林民俗等創意空間鱗次櫛比。充滿藝術的文化空間和自然舒適的江南徽派莊園式民宿,成為了南屏等眾多沿江村落的流量密碼,也催生了農商文旅體康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據了解,南屏村正積極拓展「文化+」「旅遊+」,緊緊圍繞水天一色的自然風光和徽風皖韻的文化資源,打造「藝術+民宿+產業」的鄉村振興示範點,形成「村合作社+運營公司+村民」的利益共同體,建設以民宿體驗、自然研學、農業休閒旅遊觀光、水上運動體驗四大主題的文旅功能體驗型和美鄉村。

    水脈即文脈。在2024年歙縣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建設政策解讀宣傳活動中,參與書法創作的歙縣書法家協會主席仰玉極說:「隨着新安江流域生態治理的持續推動,全縣各沿江鄉鎮的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為我們書法等文藝創作提供了良好的藝術氛圍,江畔村落也增加了很多藝術空間,為筆會交流、展覽展演,提供了更多場所。」

    非遺徽州剪紙傳承人吳笑梅表示:「良好的生態環境給民間文藝家、手藝人提供了秀美的自然素材,也為我們通過文藝創作、文創產品,來推動徽州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創意源泉。」(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楊瓅 胡嘉月 胡子赫)

責任編輯:林梓琦 左手「徽文化」右手「山水畫」  皖歙縣:只為「一江清水出新安」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