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四川: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紮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四川: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紮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11-21 23:14:5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11月21日,四川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新聞發佈會在成都市舉行。

    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委新聞發言人鄭莉介紹,四川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已於11月20日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紮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全會明確提出,堅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深入實施「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以縣域為重要突破口,以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為抓手,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為目標,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緊緊抓住窗口期全力攻堅,努力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式現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子。

    推進「四個融合」

    四川是全國較早啟動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地區之一,目前形成了以城市為中心、縣城為樞紐、中小城鎮為節點的新型城鎮化體系。

    四川省委副秘書長楊立在發佈會上介紹,全會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紮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進行專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路、重大任務和重大舉措,系統回答了新時代新征程四川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如何走」「怎麼幹」等重大問題,從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推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高效配置、提升城鄉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5個方面重點任務作了部署,聚焦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着力寫好「四個融合」大文章。

    解決流通不暢問題促進要素融合,緊緊扭住「人、地、錢」三個關節點,有序引導人才到農村、資金到農村,讓農村土地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利用。解決聯動不足問題促進產業融合,增強城鄉經濟聯繫,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注重把產業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讓農業強起來、農村旺起來、農民富起來。解決供給不均問題促進設施融合,全力縮小基礎設施「硬差距」,加快填補公共服務「軟落差」,逐步縮小城鄉生活品質差異。解決管理不優問題促進治理融合,強化黨建引領、文明善治、法治保障,提升基層治理科學化、法治化、數碼化水平,以高效能治理促進高水平融合。

    堅持「四個結合」

    「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四川城鄉融合發展,重點在縣域、難點在鄉村。」四川省委副秘書長、政研室主任李文星在會上介紹,四川城鄉差距與區域差距交織疊加,城鄉二元結構尤為明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是一道避不開、繞不過的關口,四川省委全會《決定》的主要內容堅持了四個結合。

    堅持系統謀劃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牢固樹立城鄉一盤棋理念,把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統籌謀劃。一方面,着力提升縣城產業承載能力和人口聚集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堅持目標引領與問題導向相結合。明確四川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階段性目標,聚焦基層反映的突出問題和體制機制障礙,提出深化擴權強縣改革、部署實施縣城精修細補十項民生工程、建立民生政策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等一系列政策舉措。

    堅持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相結合。聚焦「人、地、錢」三個關節點,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按實際管理服務人口規模配置公共資源,不斷提高城鄉基礎設施完備度和公共服務便利度;優化縣鄉村三級治理體系,充分運用法治化方式和數碼化手段,提升城鄉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堅持大膽探索與守住底線相結合。把改革作為關鍵一招,充分發揮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同時,堅決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底線。

    推進縣域統籌

    四川有183個縣級行政區劃,數量居全國首位。「縣域一頭連着城、一頭帶着鄉,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基本單元,也是以城帶鄉的第一線。」四川省發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介紹,要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推進空間佈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縣域統籌。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大對縣域承接產業轉移支持力度和主導產業培育力度,加快形成強縣引領、錯位互補、協同共進的縣域經濟競相發展格局。

    加快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重要市政公用設施佈局向城郊及中心鎮延伸,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並軌,促進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讓縣城建設成果惠及城鄉居民。

    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守牢建好天府良田,培育引進大型農業企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創新發展農文旅融合產業,培育更多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帶動農村居民就業增收。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近年來,四川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全省鄉村面貌得到明顯改善。截至2022年底,累計建成81個中國美麗休閒鄉村,20個縣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抓好兩端、暢通中間』的工作思路,堅持以點帶面、因地制宜,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提升中心鎮輻射帶動能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徐芝文介紹。

    示範引領。建立省級部門協同機制,完善鄉村建設重點項目庫;開展示範村培育,梯次推動所有行政村整體提升;推廣示範經驗,以點帶面。

    興產富民。發展特色富民產業,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推進「魚米之鄉」建設,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健全生產經營服務體系,把小農戶逐步帶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創新培育「美麗鄉村+」等新業態,推動「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

    補短強基。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優化農村能源供給,夯實鄉村信息化基礎;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逐步提高鄉村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逐步讓農村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全域提升。因地制宜建設各具特色的和美鄉村;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鄉村建設,深入開展「積分制、清單制+數碼化」智慧鄉村治理試點;推進農民素質提升,強化農民工職業教育培訓。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縣域涵蓋了縣城、小城鎮和鄉村等多層次空間載體,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和主戰場。四川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葉長春表示,全會提出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紮實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將重點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抓好縣域內城、鎮、村三大「載體」建設。聚力提升縣城功能品質,建設一批綠色宜居韌性智慧縣城;提升中心鎮輻射帶動能力,引導人口、資源和要素向中心鎮集聚,建設一批產業強鎮、文旅強鎮和商貿強鎮;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一批體現四川地域和文化特色的現代宜居農房。

    抓好城鄉綠色、宜居和歷史文化三大「品質」提升。提升生態環境品質,加強城鄉園林綠化、生態環境、城鎮公園綠地體系、綠道建設;提升城鄉居住品質,加快完整社區建設,提升縣城住房供應和保障品質,採取多種措施降低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購房門檻,加強農房質量安全監管,保障農房質量安全;加強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抓好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和傳統村落保護和活化利用,推動城鄉歷史文化資源和現代生活有機融合。

    抓好城鄉安全韌性「保障」。堅持將安全作為發展的前提,提升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弱項,提高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水平。(記者 羅婧今)

責任編輯:郭昕玥 四川: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紮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