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瀘州納溪區委書記譚榮兵:持續擦亮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 推動文化強區、旅遊強區

瀘州納溪區委書記譚榮兵:持續擦亮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 推動文化強區、旅遊強區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08-16 22:44:3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2年,納溪接待遊客1083萬人次,較上年增長10.36%;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8億元,較上年增長10.52%。」8月16日,2023年天府旅遊名縣巡禮集中採訪宣傳活動走進瀘州市納溪區,圍繞納溪在利用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擴大區域文旅影響力;新時期納溪文旅產業發展的新願景、新思路這些問題,納溪區委書記譚榮兵接受了記者採訪,講述納溪區如何持續擦亮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

    記者:2022年,納溪區成功創建「天府旅遊名縣」,一年來,納溪都有哪些新舉措,取得了哪些新成效、新變化?

    譚榮兵:一年來,納溪區錨定「一個中心」,攻堅「兩大重點」,實施「三個工程」,全力推動「天府旅遊名縣」再上新台階。

    「一個中心」即始終堅定「以創促建、以創塑核」的理念,錨定「五區同創」目標,即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綠色旅遊發展先行區、國家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天府旅遊名縣示範區「五區」同創的目標。通過創建,進一步完善了基礎設施、推進智慧旅遊、強化服務監管,不斷提升文旅核心競爭力和吸引力,持續擦亮名縣招牌。

    「兩大重點」即突出「錚錚護國名城 美美茶酒納溪」主線,推動城市建設、產業發展「兩大重點」實現以文建城、以旅興業。「瀘州是座光榮城」紅色文化特色街區項目獲得省級文旅融合示範項目資金支持。梅嶺村成功上榜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特早茶城等一批重點文旅項目加速建設,天仙硐、鳳凰湖等A級景區提質增資,百萬文旅消費券、扶持資金持續發放,文旅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計劃順利實施,不斷賦能縣域經濟的發展。

    「三大工程」即搶抓市場復甦,實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服務提升」三大工程。成功舉辦瀘州市重點文旅項目(深圳)招商推介會等活動,包裝總投資超過500億元的,包括白節片區旅遊綜合開發項目在內的(多個文旅項目),推動大旺竹海、黃龍湖等鄉村旅遊產品建設,大力提升全域支撐。持續提升餐飲住宿品質,完善智慧旅遊、旅遊驛站等基礎設施,提升從業人員服務水平,切實保障遊客權益,接續夯實文旅根基。

    記者:納溪在利用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擴大區域文旅影響力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譚榮兵:一是抓游線,擴大朋友圈。率先在全省發起並成立了天府旅遊名縣茶旅融合發展聯盟,17個市(區、縣)聯合推出近30 條四川精品茶旅路線,在線路、產品等方面抱團,實現茶旅交流互動。搶抓宜賓—瀘州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這一良好機遇,納溪與江安共建納江文旅聯盟,共謀納江夜航、「溪」游集市等文旅項目。強化了與重慶江津、雲陽等地的聯繫,讓納溪文旅「朋友圈」再擴大,進一步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加快打造「點、線、面」深度融合的發展新模式。

    二是重紅線,優化規劃圈。圍繞豐富的山水、人文資源,串珠成線、連線成面,全面落實國土空間規劃歷史文化保護線,強化文化遺產整體空間保護、系統維護管理以及可持續利用傳承。開創性提出「留白規劃」,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重視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發展文旅產業,為文旅產業發展預留足夠的空間。

    三是強聯線,發展經濟圈。提出文化旅遊經濟圈「芯要閃亮、圈要閉環、點要集中、線要順暢」的目標。持續加深「五個一百」系列營銷力度,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召開專題招商推介會,拜訪首旅、艾肯等文旅集團,上半年簽約文旅項目5個。持續加強項目建設力度,繼續實施景區建設提升、新業態培育、文旅品牌創建等7大工程。

    記者:新時期納溪文旅產業發展的新願景、新思路是什麼?

    譚榮兵:深入貫徹落實《四川省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規劃(2023—2035年)》的要求,全力推動文化強區、旅遊強區。

    一是強化「勢」「能」轉化。以納溪護國魂、茶酒竹、「三線」等獨特文化為「勢」,推進旅遊擴「能」提質,加快促進文旅、城旅、產旅融合,打造附加質效突出的納溪樣板。完善文化挖掘、保護、傳承、發展、利用五級鏈條,聚「勢」成力。凸顯「世界唯一茶酒文旅融合高地」「全國唯一百年護國城」等核心品牌,聚「勢」蓄力。結合科技、創意、資本等新要素手段,聚「勢」發力,實現優質「勢」「能」轉化。

    二是注重「量」「品」契合。以文造「品」,打通「量變」到「質變」的關鍵節點,全力推動文旅產業進入「1234」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建設「紅色文化」地標城市「一個」核心,着力培育近郊文旅融合示範環線,聯動市內,攜手區外,構建成渝雙城經濟圈生態旅遊「雙環線」;全面建設國道546竹林風景線、永寧河生態廊道、長江美酒風情帶「三條」文旅畫卷;擦亮「百年護國城」「特早茶」「丹霞竹海」「美酒音樂節」四張文旅名片,打造更優質文旅品牌。

    三是突出「質」「效」共享。招大引強,培育一批文旅龍頭企業,建立政府+企業+院校+文旅研究機構合作共享平台,架構業態迭代、模式創新等高質量發展框架。推動工業園區、商業中心、城市街區等跨界營銷方式。完善場景「+文旅」「+數字」「+文創」「+體驗」等多模式融合路徑,延長產業鏈條。(記者 郭代勤)

責任編輯:郭昕玥 瀘州納溪區委書記譚榮兵:持續擦亮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 推動文化強區、旅遊強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