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廣東南雄「非遺+」模式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實現非遺活態傳承

廣東南雄「非遺+」模式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實現非遺活態傳承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3-06-01 14:38:17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年來,廣東省韶關南雄市科學處理非遺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係,以「非遺+」模式,積極打造非遺傳播品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可持續發展。

    非遺+文旅 打造旅遊新空間

    「大庾巍巍,屏南障北。廣府珠璣,人傑地靈。我南雄自唐宋以來,186姓居於此……」近日,在南雄市的4A級景區珠璣古巷內,禮樂聲不斷。舞蹈演員們以當地史籍《直隸南雄州志》中記載的有着千年歷史的祭祀樂舞為表現形式,深入挖掘國家級非遺項目《珠璣巷人南遷傳說》和韶關市級非遺項目《姓氏節》內涵,生動再現了珠璣先民傳華夏文脈、承先賢高風之場景,展現了地方深厚的姓氏文化、南遷文化和廣府文化等。

    「我們來這之前就了解到廣府人的發源地珠璣古巷是一個特別有文化的地方,這次來到古巷看了這個舞蹈之後更為真切感受到了這裏文化的厚重和民風的淳樸。」來自珠三角地區的遊客李先生向記者感慨道,這支傳承千年的祭祀樂舞讓流傳於這條古巷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了。

    為更好推動非遺與文旅融合發展,目前南雄正於珠璣古巷景區積極推動建設「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展示園」,讓整條古巷都成為非遺的展示區,真正將非遺與文旅進行有機融合。

    據悉,結合展示園建設,韶關市文廣旅體局、南雄市人民政府將於6月10日至7月10日期間,以「百姓非遺·同根共享」為主題,在珠璣古巷景區聯合主辦為期一個月的韶關南雄2023年「非遺月」活動,期間將「線上線下」聯合開展系列非遺宣傳展示和傳承實踐活動。屆時,將有來自韶關10個縣市(區)的非遺項目前來開展非遺巡遊和體驗活動,並將打造非遺墟市、非遺講堂、非遺研學等多類型活動,旨在於廣府原鄉,為全國各地遊客打造一個沉浸式的非遺體驗空間。

    非遺+產業 激發傳承新動能

    彭清梅是南雄縣級非遺項目《銅勺餅製作技藝》的傳承人。依託銅勺餅製作技藝,她創辦了珠璣坊。這天筆者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在倉庫整理即將出庫的銅勺餅。「今年以來市場行情比前幾年就好多了,我們信心也更足了。」彭清梅告訴記者,今年銅勺餅訂單量增長了許多,特別是節假日的時候,銷售情況更好。為了進一步提升銷量,彭清梅說現在除了積極開通線上銷售渠道外,還在遵循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研發新產品,以適應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

    記者從南雄市文廣旅體局了解到,當地現有非遺項目28項,已實現產業化的發展的非遺項目就有9項,在帶動就業和推動鄉村振興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其中,依託南雄省級非遺項目《南雄板鴨製作技藝》發展的板鴨製作產業,年產值達到360多萬元。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轉化為文化資產,並結合其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是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南雄市文廣旅體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如何使非遺得到更為可持續的傳承,產業化發展是一條有效路徑,所以我們一直以來都積極推動具備發展條件的非遺項目,多渠道實現產業化發展,並依託各類文旅推介和展銷活動,帶着我們的非遺產品走向市場。據悉,為推動產業發展,目前南雄還認定了五家非遺工坊,在帶動村民就業和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營造了良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氛圍。

    非遺+演藝 創新文化表現形式

    近日,由南雄市文化館和南雄市黎燦學校聯合選送的粵北少兒採茶戲曲《舞花燈》在第十四屆廣東省少兒戲劇小梅花薈萃總決賽中,榮獲金花獎及十佳劇目獎。該劇融合了南雄市縣級非遺項目《採茶戲》、省級非遺項目《茶花燈》等諸多具有南雄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緊扣鄉村振興主題,講述了兄妹三人從小傳承茶花燈技藝的故事,充分展現了南雄兒女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和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勤勞勇敢、開拓創新的優良品格。

南2.jpg

粵北少兒採茶戲曲《舞花燈》在第十四屆廣東省少兒戲劇小梅花薈萃總決賽中,榮獲金花獎及十佳劇目獎。

    「充分保護和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將非遺與演藝相融合,能夠賦予古老的「非遺」以新的生命力,使之傳播傳承更為廣泛和有效。」南雄市文廣旅體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古以來南雄便是中原文化、嶺南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匯聚地,多種文化的融合孕育了多元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當地以豐富的非遺項目為主體,深入挖掘項目精髓打造了《智送情報》《龍抬頭》《珠璣長歌》《新打龍船板燈俏》等一系列文藝精品。依託一系列演藝節目的創作,南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充分展示和有效傳承。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原則,積極探索非遺保護的新模式。」南雄市文廣旅體局負責人介紹道,為了更好激發非遺傳承新活力,當地將持續創新推動「非遺+文旅」「非遺+產業」「非遺+演藝」和「非遺+文創」「非遺+研學」等融合發展模式,進一步增強群眾對非遺的認同感、參與感、獲得感,有效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記者 李芳 通訊員 李思番 吳螢屏 鄧莉萍)

    頂圖:深挖國家級非遺項目《珠璣巷人南遷傳說》和韶關市級非遺項目《姓氏節》文化內涵,創作舞蹈《珠璣樂舞》。

責任編輯:嚴燕紅 廣東南雄「非遺+」模式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實現非遺活態傳承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