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現代黃梅戲「看家人」袁媛:用創新澆灌古老「黃梅花」

現代黃梅戲「看家人」袁媛:用創新澆灌古老「黃梅花」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05-06 14:28:24 來源:香港商報網

    嗓音清亮、扮相秀麗,這是國家一級演員、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優秀青年演員袁媛給記者的初印象。剛過去的「五一」假期,袁媛忙着和同事在劇場排練,「備戰」即將舉行的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現代黃梅戲《共產黨宣言》進入決賽不容易,我們爭取把這部劇做得更精細,讓它以最佳姿態展現。」

1.jpg

袁媛(左四)和同事們在劇場排練,「備戰」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

    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代表作《天仙配》《女駙馬》等名揚海內外。中國戲劇「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

    袁媛介紹,《共產黨宣言》改編自同名話劇,用黃梅戲的藝術手法展現一段母子情,表現紅色基因的傳承,曾獲第十七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其中《心有信仰》一段,入選中國黃梅戲數字資源庫。

    袁媛表示,《共產黨宣言》主創團隊創新使用音樂、舞蹈來展現女主林雨霏被抓捕和受刑的畫面。十多年來,她一直致力於黃梅戲的傳承創新,曾塑造黃梅戲《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駙馬》中的馮素珍、《紅梅贊》中的江姐、《孔雀西北飛》中的劉金芝、《青春作伴》中的童華等形象。

    黃梅清唱劇《紅梅贊》是袁媛藝術生涯的首部大戲,在劇中飾演女主江姐。自此,袁媛參演的基本上都是原創現代黃梅戲,她對現代黃梅戲有自己的理解,業內稱她為現代黃梅戲的「看家人」。

    袁媛介紹,《紅梅贊》是新一代黃梅戲人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老師的致敬和對黃梅戲的創新。「我們把樂隊搬上舞台,和演員同台,加上數字大屏,形式變得新穎,這在傳統戲曲中是沒有的。」

    袁媛認為,黃梅戲的傳承有優勢,它屬於中國南北交界地區的劇種,是從採茶調演變而來,語言通俗易懂,鄉土氣息濃厚,所以黃梅戲傳唱度高,被外國人稱為「中國最美鄉村音樂」。

    作為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小梅花團副團長,袁媛致力於培養黃梅戲接班人。為讓更多年輕演員站上舞台,她組織小梅花劇團獨立復排黃梅戲大型經典劇目《紅絲錯》,反響很好。「全團『出道』,他們平均年齡25歲,雖然有壓力,但也有活力。」

    袁媛有本筆記本,記錄了她的演出軌跡。記者翻看發現,她曾出訪法國、安哥拉、菲律賓、美國等世界多地。

    袁媛指着一張照片感慨道:「藝術真的是無國界,我們在俄羅斯演出《天仙配》時,台下坐滿了外國人。我們唱的是中國話,但演出結束後,所有人起立鼓掌,十幾分鐘不離開,更有好幾百外國人到後台希望和我們進一步交流。」

    袁媛認為,黃梅戲要更好地走出去,應該把最傳統的東西展示出來,不管是服飾造型,還是音樂唱腔,都是外國人喜歡的點。「我們要有文化自信。」

    與舞台上的「鬧騰」相比,生活中的袁媛比較安靜,不喜歡逛街,除了工作,就宅在家裡看書,或在網上報名學習各種興趣愛好班。「黃梅戲演員都非常單純,除了一日三餐就是練功。」

2.jpg

袁媛(左四)和同事們在劇場排練

    如今,袁媛已成為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中堅力量之一。她說:「我只想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傳承下去,力所能及地創新新劇和研究新的表現手法,讓黃梅戲在我們這一代能有更好的發展。」 (記者秦炳煜 通訊員張強 安徽省黃梅戲劇院 供圖)

頂圖:袁媛劇照

責任編輯:林梓琦 現代黃梅戲「看家人」袁媛:用創新澆灌古老「黃梅花」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