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黑龍江寶清縣:萬象「耕」新 科技有「稻」

黑龍江寶清縣:萬象「耕」新 科技有「稻」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04-14 14:00:38 來源:香港商報網

    春耕正當時,水稻要豐產,育秧是關鍵。近日,在黑龍江省寶清縣北方水稻研究中心育秧大棚里,技術人員緊張有序地將實驗室內整理好的8000份水稻育種材料,通過人工精細地播種到秧盤中。

    為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進行,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開啟了春耕加速模式。除運用人工精細播種方式外,還採用了中國水稻所自主研發的水稻缽型毯狀育秧技術,通過智能機械完成精量播種、智能覆土,僅用一天時間就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了今年的育秧工作。

    「目前,我們人工播種的這一部分是利用分子技術篩選、創製的水稻育種新材料7000餘份,和我們自主培育的寒地抗倒早熟高產粳稻品系200餘份,以及參加區域試驗的水稻新品系6份,同時,也承擔了黑龍江水稻聯合體區域生產試驗項目和相關材料的試種工作。」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胡博表示。

    今年,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從3月中旬開始進行北方水稻新品種培育、選育優種工作,通過做好黑龍江省水稻聯合體區域生產試驗,以及寒地秸稈全量原位還田、水稻「碳減排」、葉面肥、粳稻產量性狀等試驗示範項目,為黑龍江省水稻糧食生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近年來,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着重攻克我國北方種子、黑土地保護等重大共性問題。現已利用分子技術選育出米質達優質二級米的粳稻、糯稻品系6個,進入黑龍江省區域試驗,其中,選育的糯稻品種已採用訂單收購的方式種植6000餘畝;研製的寒地秸稈還田技術,每畝可減少20-30%的氮肥施用量,節約成本100元/畝,現已示範推廣10萬餘畝。」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寧曉海說。

    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是一個以水稻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多學科綜合性國家級研究所,具有從事水稻群體、個體、組織、細胞、分子等各層次的科研能力。(馬淑芬 宋志秋 王琳)

責任編輯:林梓琦 黑龍江寶清縣:萬象「耕」新 科技有「稻」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