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專家雲集共話慈善  探索創新發展新路徑  第三屆寶安慈善論壇順利舉行

專家雲集共話慈善 探索創新發展新路徑 第三屆寶安慈善論壇順利舉行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03-27 20:46:1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3月25、26日,第三屆寶安慈善論壇順利舉行,三十多位內地、港澳知名的學者、專家齊聚,開展公益慈善高質量發展和社會治理創新學術研討會,共同探討慈善事業發展的新機制,探索新時代寶安慈善創新發展的新路徑,努力推進寶安慈善發展,讓城市溫暖有光。

    此次論壇以「公益慈善高質量發展和社會治理創新」為主題。專家學者們還實地考察了寶安區慈善地標、慈善文化進校園、慈善空間等寶安特色慈善項目,更加直觀了解寶安慈善。寶安公益慈善事業歷史悠久,繼往開來,已然形成了樂善好施、扶貧濟危、守望相助、善德育化、合力慈善的大愛氛圍。寶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慈善工作,支持慈善事業發展,推動形成了「政府支持、社會實施、公眾參與、專業運作」的大慈善格局。

图2:第三届宝安慈善论坛现场.jpg

第三屆寶安慈善論壇現場

    探索寶安慈善事業新方向

    目前,寶安區已成立3家區級慈善組織、119家冠名慈善基金,認定100家慈善百強企業。在深圳市第四屆鵬城慈善獎評選中,寶安區榮獲全市唯一的「鵬城慈善典範區」榮譽稱號。寶安區慈善會建會16年來共募集善款近 8.58億元,支出慈善金 7.2億多元,覆蓋人群600多萬人,涵蓋助學、助老、助醫、助殘、助幼、鄉村振興等方面,為打造民生幸福標杆城區發揮了先行示範引領作用。慈善事業在參與社會救助、改善基本民生、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作用日益凸顯。

图3:专家共聚一堂 探讨高质量发展慈善事业趋势.jpg

專家共聚一堂 探討高質量發展慈善事業趨勢

    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長楊浩勃在開幕致辭時提出,慈善事業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熱情參與,只有激發全社會的慈善公益熱情,才能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希望寶安區慈善會在寶安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廣泛凝聚社會力量,積極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公益慈善事業,進一步營造「身邊慈善」「人人慈善」良好社會氛圍,讓德善之風在寶安這片充滿愛心的熱土上發揚光大。也希望廣大慈善組織和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更加積極、踴躍參與慈善事業,匯聚社會各界力量,助推深圳新時代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論壇上,專家學者們紛紛發表主題演講,共同探討公益慈善高質量發展和社會治理創新學術的新機制、新路徑,碰撞慈善事業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火花,探索寶安慈善事業新方向,用智慧和力量共商慈善,助力新時期慈善事業和社會治理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图4:专家共聚一堂 探讨高质量发展慈善事业趋势.jpg

專家共聚一堂 探討高質量發展慈善事業趨勢

    閉幕式上,寶安區慈善會會長張洪華表示,此次論壇主題鮮明突出,內容豐富,由南到北各地學者參與此次課題研究,有線上發言,也有線下演講,有宏觀研究,也有個案分析;同時還展示了寶安慈善的實例,讓專家學者們到寶安的3個慈善項目點進行實地考察。論壇乾貨滿滿,兩天時間有32位學者圍繞主題發言。論壇觀點的指導性強,專家學者們為慈善工作實操者提供了方向。希望慈善論壇能夠持續舉辦下去,成為寶安慈善的靚麗品牌,成為我國公益慈善界大聚會和學術探討的平台。

    專家共聚一堂 探討高質量發展慈善事業趨勢

    海南亞洲公益研究院執行院長黃浩明提出,高質量發展慈善事業的8大行動可分為4個緯度,一是國家大局緯度,堅持黨建引領;堅持匹配國家發展目標、國家戰略;二是有效治理緯度,提升抗風險能力,關鍵是治理;三是專業管理緯度,要採用現代化技術,來管理項目,做專業籌款,節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四是社會責任緯度,社會組織、慈善組織要履行社會責任,要實現有效慈善,不能光做秀,怎麼解決社會問題是關鍵。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有三大要素,其一慈善事業的本原就是要弘揚中華民族仁愛為民的精神「人民性」;其二慈善事業要創新,就要實現建立全人類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價值觀;其三事業慈善要融合,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每個人都從慈善事業發展中能夠受益,使整個中華民族、中國人能夠共同走向富裕。

    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研究院院長葉桂平表示,慈善文化與中華文化是一種巧妙的結合,公益慈善有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助於推動實現共同富裕,能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澳門特區公益慈善發展在參與社會治理中主要體現兩個特點,一是把澳門政府、民間公益慈善力量和社會服務更好地溝通與合作,激發市民的愛心;二是通過合作模式把政府的資源和民間救濟巧妙地結合,使之實現更大的慈善功能。慈善服務的公益化、專業化,慈善活動的多元化、國際化,日益成為未來慈善發展的趨勢。

    深圳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周林剛認為,「來了就是深圳人」「來了就做志願者」,這是二十年前寫在深圳機場、火車站最響亮的一個口號,也是這座移民城市特別有溫度的地方。公益慈善參與是公共參與的一種方式。要加強公益慈善制度建設、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強化政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引導各種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慈善服務,物質性獎勵與精神性激勵。從深圳志願者之城的建設來講,目前志願服務管理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比如如何進行分類的激勵,如何構建一種常態化的機制等,希望《深圳志願服務條例》能夠儘快出台。(記者 王娜 陳彥潔)

頂圖:第三屆寶安慈善論壇現場

責任編輯:林梓琦 專家雲集共話慈善  探索創新發展新路徑  第三屆寶安慈善論壇順利舉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