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王國猛、徐漫談詩奏樂,展現「盛唐氣象」

王國猛、徐漫談詩奏樂,展現「盛唐氣象」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03-21 23:26:16 來源:香港商報網

    3月19日下午,由深圳老年大學和深圳市詩書禮樂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灣畔學堂第二十九期在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報告廳舉辦,文化學者、作家、深圳市文聯副主席王國猛,攜青年古箏演奏家徐漫,帶領聽眾在古箏古韻中一窺「盛唐氣象」。

    王國猛,古代文學碩士,創意寫作博士,中國作協會員,現任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著有學術專著《朱熹理學與陸九淵心學》《創意背景下的創意城市建設》,出版散文集《今日方知我是我》《微言大義》《別有根芽》《經略天下——另眼看三國》《吹盡狂沙》《明月清風我》《江山猶是》等。開設報紙專欄「天地入胸懷」,電台節目「爛漫星空——國猛說唐詩」。

图片1,王国猛.jpg

王國猛

    盛唐誕生了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邊塞四詩人高適、王昌齡、岑參、王之渙等等一大批代表詩人,他們筆下的盛唐是如何綻放的?

    王國猛從什麼是盛唐氣象、盛唐氣象的特徵、其形成的原因、盛唐氣象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五個方面,帶聽眾回望了盛唐詩壇。宋代的嚴羽首次以「氣象」二字來形容盛唐時期的詩歌特徵,王國猛認為正是當時「國家穩定富足、思想開放融合、文學轉益多師」的時代特點,孕育出了 「主題開闊、情感飽滿、思想昂揚、境界雄渾」的「盛唐氣象」。

    「唐詩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成就地位無可比擬,李白、杜甫、王昌齡、王之渙、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等代表詩人各有特色難分伯仲,對盛唐詩人難捨其一,只能博愛。」

    王國猛對盛唐詩人的生平履歷、創作經歷、私交軼事都如數家珍,從「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潦倒新停濁酒杯」的困苦、「一片冰心在玉壺」的豁達、「人閒桂花落,夜盡春山空」的禪意,到元輕白俗、郊寒島瘦,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有聽眾表示「沉醉於盛唐氣象的雄壯、渾厚難以自拔。」

    結合盛唐氣象中意氣昂揚、禪意人生、強盛繁榮的意象,徐漫配合詩作賞析,依次演奏了《行者》、《禪院鐘聲》和《雲裳訴》,給聽眾們帶來了一場耳目一新的視聽盛宴。她向大家分享自己對「和靜」之美的感悟,表示無論在唐詩還是古典器樂演奏中都浸潤着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作品都要「言志」方有其歸屬性。

    本場活動得到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的鼎力支持。現場除了國猛老師和徐漫老師的學生和粉絲、灣畔學堂的新老學員,還有很多家長帶着孩子前來學習。

图片3,秦.jpg

福田區作協主席秦錦屏(左)分享

图片4,徐漫.jpg

徐漫

    講演結束後,福田區作協主席秦錦屏女士感嘆這是一場詩和樂的盛宴,自謙自己學唐詩多年但還在岸上,並跟大家共勉除了學詩本身,更要了解詩背後的故事。

    灣畔學堂第二十六期演講嘉賓、民間紅學研究者朱珠,借《紅樓夢》中「香菱學詩」的情節,並以《葬花吟》和香菱第三首詠月詩分別化用自杜甫的《春望》和李白的《子夜吳歌·秋歌》的典故,致敬唐詩在中華文壇的重要地位;同時,她對徐漫老師演奏《行者》所呈現的絲綢之路的鼎盛意境頗有感觸,認為非常契合當下弘揚民族文化自信的需要。

    灣畔老學員陶先生有感於盛唐氣象而現場賦詩一首;還有一對身着漢服的母子,寶媽周女士說,自己是王國猛先生的粉絲,兒子是李白的粉絲,帶着一份儀式感來一次沉浸式地學習,自己和孩子都受益匪淺。(記者 黃鳳鳴 通訊員 吳莎)

頂圖:合影

責任編輯:林梓琦 王國猛、徐漫談詩奏樂,展現「盛唐氣象」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