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廣東省退役軍人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深圳退役軍人劉坤德被表彰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手捧着這面沉甸甸的獎章,這位76歲的退役老兵心情十分激動,他一再表示,會繼續用心、用情、用愛關愛退役軍人,為退役軍人服務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翻開老兵劉坤德的簡歷,上面記載着他為深圳默默奉獻的光輝歲月:1966年入伍,1983年轉業,現任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榮譽主席、「鵬城關愛退役軍人形象大使」。脫下軍裝後,他將深圳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41年來為特區建設奉獻熱血青春,個人捐贈善款累計2000多萬元,以大愛精神投身到公益事業中,發起成立了深圳退役軍人關愛基金,組織編輯出版的兩萬基建工程兵戰友名錄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這段簡短的文字,主要展示了劉坤德退休後的公益人生。如果回溯至他從前的時光,就會發現這位老兵一輩子都在堅定踐行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信念。無私奉獻,為國為民,不僅是當年基建工程兵部隊最閃亮的精神標籤,也是劉坤德人生道路上最清晰的路標。
閃亮人生無私奉獻
出生在四川省富順縣的劉坤德,自小便聽着紅岩江姐和雷鋒的故事長大,並且從骨子裏崇拜軍人。「那時候,我的心裏只有一個夢,就是成為解放軍。」
1966年9月,劉坤德參軍入伍。當他跟隨部隊來到西北大戈壁灘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是一名基建工程兵。想起當年嘉峪關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作為近萬名新兵中的護旗手之一,劉坤德感慨不已:「大西北的冬天很冷,沙塵暴來時,伸手不見五指,石頭被狂風捲起打得人生疼。」
此後,劉坤德跟隨部隊轉戰祖國各地,參與了酒鋼、遵義87廠、本鋼、寶鋼等一系列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因為表現突出,他多次獲得部隊嘉獎和提拔重用。
1983年9月,劉坤德跟隨部隊集體轉業,扎根深圳,成為深圳特區早期的建設者。他率先提出建設「毛坯房」,這一創新不僅風靡全國30多年,滿足了人們居家裝修的個性化需求,還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大力弘揚紅色文化
退休之後,劉坤德回訪了嘉峪關等從前奮戰過的地方,又與眾多戰友傾心交談,深感基建工程兵的奮鬥歷史仍是當代不可泯滅的精神之火。他率先捐款,創辦深圳市拓荒史研究會,致力於講好基建工程兵故事,弘揚拓荒牛精神。
劉坤德還出資出版相關書籍和畫冊,拍攝《基建工程兵在深圳》《嘉峪關下的鋼鐵雄師》等紀錄片,組織創作《基建工程兵之歌》雕像,創辦「基建工程兵戰友之家」公眾號等宣傳平台,讓「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基建工程兵精神在深圳煥發出「拓荒牛」的時代風采。
在他的引領下,眾多戰友將基建工程兵的光輝事跡送進了中央電視台等眾多媒體,甚至送進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使基建工程兵對國家的貢獻得到廣泛讚譽,基建工程兵精神得到弘揚和傳承。
切實關愛退役軍人
這些年,劉坤德不僅從精神關愛方面講好基建工程兵故事,宣傳深圳拓荒牛精神,他還從物質層面關愛退役軍人,為他們做好實事。
「2007年,我患上白內障,眼睛幾近失明,所幸手術後重見光明。我非常高興,但是想到也許還有戰友面臨同樣困擾,便迅速行動起來。」劉坤德通過匿名捐款委託公益組織和醫院,幫助廣東、貴州、甘肅生活困難或者遭遇眼疾困擾的戰友做復明手術。
2019年,劉坤德在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名下參與發起拓荒牛復明基金,開展「致敬拓荒牛光明行」活動。復明基金成立後,他不僅自己捐助300餘萬元善款、還帶動捐款100多萬元,合作夥伴深圳愛爾眼科醫院每年免費給一萬多名退役軍人及其家屬篩查眼疾,讓1800多名老兵和400多名白內障疾病的群眾重見光明。
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向災區捐款50萬元。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劉坤德率先捐款10萬元,並發動近千名基建工程兵戰友共同捐款80多萬元,通過關愛基金會捐贈到疫情最嚴重的湖北武漢和荊州、荊門、黃石、宜昌等地的抗疫一線。此外,他情系家鄉,為家鄉修建村道、安裝自來水、擴建養老院和資助貧困兒童上學等資金超400萬元。
2020年底,劉坤德得知有部分退役軍人因傷殘、意外等原因陷入生活困境,他主動找到深圳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和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商議發起關愛退役軍人的愛心基金,並帶頭捐款200萬元。四年來,退役軍人關愛基金募集善款4000多萬元,為深圳10萬退役軍人服務,開展一系列退役軍人關愛項目,讓退役軍人本人、家庭和子女真真切切感受到基建工程兵大家庭的溫暖。
引領公益溫暖社會
歷經歲月的沉澱,這位基建工程兵老戰士在晚年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廣東省最美退役軍人」「中國第十二屆公益節年度公益人物獎」「廣東省最美志願者」「深圳最美退役軍人」「深圳市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深圳市先進工作者」「鵬城關愛退役軍人形象大使」「深圳市十佳愛心人物獎」......正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評價他:劉坤德同志是一位具有卓越貢獻、深厚人文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傑出退役軍人代表。
面對各種社會「光環」,劉坤德坦言,這些榮譽是給所有退役軍人的榮譽。「作為一名老兵,我會一如既往關愛退役軍人,為需要幫助的退役軍人貢獻微薄之力。」
德不孤,必有鄰。在公益道路上,劉坤德身邊逐漸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同行者——「劉坤德」已經不再只是一個個體符號,而是成為一個群體的代表。無私奉獻的拓荒精神和感恩回報的關愛精神在他身上融匯,不斷激勵着更多的民眾奮鬥前行。(徐艷瓊/文 蘇順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