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珠海學院日前於學院茶文化交流室舉行「從許地山到張愛玲:藝學香江」茶話會,來自內地、香港、澳門近二十位作家、學者參與,共同探討許地山鮮人為知的文學、文化和歷史影響,以及張愛玲作品之獨特內涵與其在現代文學中的地位。現場參與的觀眾近50人,並在三號演講廳同步直播,120人到場看直播。
香港珠海學院署理校長張珍在開幕致辭時表示,許地山和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反映了中國文學、文化在不同時期的特色與突破。她強調,今年適逢許地山誕辰130年,這次活動,也可以視為對許地山為香港文教界、學術界所作重要貢獻的致敬。她更希望以此促進學術交流,拓展學院在大灣區文化與學術研究中的角色。
本次活動由「許地山研究」與「張愛玲研究」兩部分組成,作家、學者在會議中從多角度探討兩人之文學特質、歷史影響與文化貢獻。第一場作主題分享的作家、學者依次為香港文學館館長潘耀明(講題為〈許地山、張愛玲與香港〉)、香港女作家協會主席周蜜蜜(〈許地山親手播種香港兒童文學--許地山與黃慶雲〉)、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許地山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許鋼(〈許地山家族兩岸三地百年家書的文化內涵〉)、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袁勇麟(〈作為演說家的許地山〉)、澳門大學南國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龔剛(〈許地山書信中的澳門〉)、香港珠海學院文學與社會科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署理系主任馮錦榮(〈許地山、馬鑑、陳君葆與張愛玲:兼論《茉莉香片》中「言子夜教授」的複合原型〉)、廣州新華學院中文系副主任李銘建(〈從燕京到香江:許地山與李鏡池的師生之誼〉)、福建博物院副研究館員丁清華(〈許地山與香港文史教育〉)、集美大學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講師李貴成(〈新見許地山致司徒雷登英文書信考論〉)。
與會學者在香港珠海學院茶文化交流室作分享交流。
第二場的主題分享學者則分別為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林姵吟(〈張愛玲的中國風俗喜劇嘗試:以《太太萬歲》劇本為例〉)、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陳子善(〈張愛玲前期創作不同版本舉隅〉)、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馮傾城(〈新世紀張愛玲研究概說〉)、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黃自鴻(〈朱天文的「張派」風格研究〉)、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課程統籌導師余麗文(〈光與影中的《第一爐香》〉)、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歷史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張贇(〈張愛玲作品中的生育恐懼和優生威脅〉),以及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楊明(〈台灣本土化教育場域中大學課程裏的張愛玲〉)、副教授梅真(〈張愛玲小說的色彩心理學〉)和助理教授常慧琳(〈從《The SPYRING》到《色,︀戒》:試論《色,︀戒》創作的主體性〉)。
香港珠海學院文學與社會科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署理系主任馮錦榮教授作閉幕總結時指出,許地山與張愛玲分別代表了中國現代文學、文化中不同階段的典範,他們的作品不僅對中國文學、文化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更對國際中國學研究有重要意義。他期望未來學界能進一步挖掘兩位作家著述的學術價值,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注入更多新視野。在場的商學院榮休教授俞肇熊教授亦即席作簡要分享,茶話會隨即圓滿結束。
與會作家、學者和聽眾在香港珠海學院三號演講廳的大合照。
活動結束後,與會的嘉賓學者還品嘗了富有特色的金庸小說主題晚宴,該晚宴菜單由馮錦榮、董就雄教授及莊文龍博士合擬,以詩句運用金庸小說中之典故及情節寫成,典麗而饒有雅趣。
是次活動得到大紫荊勳賢楊孫西博士的贊助,這是他贊助香港珠海學院舉辦「香江拾珠 風雲季匯」系列文化雅集的第二次聚會。活動旨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推進社會各界之交流與互動,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
頂圖:與會作家、學者在香港珠海學院茶文化交流室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