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屆上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4日開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副總幹事王彬穎指出,如今,全球經濟格局和創新格局發生深刻變革,由環大西洋向環太平洋擴散的格局已經形成,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已經成為全球創新的高地。
今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的排名在第11位;進入百強科技集群的數量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一位,今年達到26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說,下一步,中國將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源頭保護,不斷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健全知識產權支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作體系,促進實現更多原創性、顛覆性技術突破,為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的技術供給。
第二十一屆上海知識產權國際論壇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知識產權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
申長雨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高校、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備案次數同比增長24.1%。知識產權本身蘊含着三個重要機制:新型產權安排機制、創新激勵機制、有效的市場機制。據了解,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進一步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大力發展專利新興產業,推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特別是加快構建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規則,推動數據開發利用,促進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形成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去年,上海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創下了歷史新高,達成1500筆交易,總額達230億元人民幣,交易量較2022年增長了90%。鄧鴻森透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綠色技術平台(WIPO Green)的加速項目在上海啟動。據介紹,WIPO Green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綠色技術交流的核心平台,擁有來自140個國家(地區)的13萬項技術數據,是聯合國系統中最大的綠色技術平台。中國一直是WIPO Green的重要支持者,已累計向數據庫貢獻了1萬項技術。鄧鴻森表示:「在新項目中,我們將與包括上海知識產權局、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綠色技術銀行等在內的合作夥伴,共同應對環境挑戰。這些合作體現了我們與上海的親密夥伴關係,彰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與中國開展廣闊合作的力度。」
WIPO發布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2024》顯示,2023年全球專利申請再創新高,達到逾350萬件,中國、日本、韓國發明專利申請量佔了全球總量的2/3,約佔67%。王彬穎介紹,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今年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態勢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的十年間,有54000項生成式人工智能發明,其中超過25%是在去年一年出現的,中國發明人所申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數量最多,發表的相關科技論文也最多。王彬穎表示,中國在太陽能、綠色儲能技術領域的創新表現也十分突出。
在論壇開幕式上,韓國特許廳廳長金完基表示,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相關知識產權的申請和註冊也在積極推進。韓國、日本、中國三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數量增長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相關居住地調查顯示,2014年到2023年期間,註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專利發明人中,中國排第一、韓國排第三、日本排第四,充分顯示了三國在數字領域引領全球創新,積極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金完基認為,知識產權已經成為三國緊密合作的象徵性領域。金完基表示,在數字領域的合作方面,相關願景包含了三國專利局(知識產權局)打造有效應對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發展的知識產權體系,提高知識產權信息的可訪問性和可利用性,促進和支持大學、公共研究機構、企業等創新活動。
據悉,此次論壇為期4天,中外嘉賓將圍繞「知識產權服務點亮新質生產力之光」「高價值專利運營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知識產權數據賦能的創新研究」等議題開展交流探討。 (中新網記者 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