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文藝】藝發局表演藝術獎勵計劃 培育國際藝壇新星

【文藝】藝發局表演藝術獎勵計劃 培育國際藝壇新星

責任編輯:副刊 2024-06-28 20:06:4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香港政府近年積極推動藝術發展,增設文藝硬件與軟件配套,並培育新一代人才。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宣布推出「音樂及舞蹈卓越表現獎勵計劃(先導計劃)」,向入圍認可比賽準決賽或以上成績的申請者發放最高HK$150000獎金。香港商報記者專訪藝發局委員梁建楓及童小紅,了解計劃如何幫助本地藝術家,並提升香港在國際藝壇的地位。

   計劃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撥款支持,以先導形式試行三年,全年接受申請。計劃只接受個人申請,不設年齡限制,申請者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並持有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並以「中國香港」人士身份參賽。合資格申請者參與經藝發局核准的比賽而取得入圍準決賽或以上成績,藝發局將根據其比賽成績發放一次性獎金。獎金根據一般比賽成績分為五個等級,包括第1名、第2名、第3名、入圍決賽,以及入圍準決賽,各等級最高獎金金額由HK$25000至HK$150000不等。計劃亦會為獲獎藝術家安排宣傳或媒體活動,向各界介紹他們的成就。

BOB_8776.JPG

藝發局委員童小紅(左)及梁建楓(右)分別為舞蹈組主席及音樂組主席。

   藝發局委員暨舞蹈組主席童小紅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計劃旨在鼓勵本地表演藝術家走出香港,於國際比賽發光發亮,幫助本地舞蹈藝術發展,並向世界宣揚香港表演藝術的實力。「計劃不要求申請者拿到金獎、銀獎,報名參加獲計劃核准的比賽即可申請計劃,入圍準決賽就可獲得獎金,目的是讓國際舞台看到更多香港人的身影。參賽的舞者與世界各地的選手交流,除了能將香港舞蹈文化帶出去,還能將經驗帶回香港,培養更多更專業的舞者,推動業界持續發展。」

BOB_8862.JPG

童小紅表示,近年舞蹈界人才流失較多,計劃展現了政府支持表演藝術界發展,對業界具有鼓舞作用。

   童小紅續指,計劃亦為本地年輕舞者的事業發展帶來希望。「本地舞者面對諸多挑戰,例如表演場地不足,民間舞蹈藝團缺乏資助等,因此本地舞蹈學生演出機會少,出路相對狹窄。疫情下那幾年,本地舞者更少發揮空間,有不少舞者選擇轉行。」她指計劃為本地舞者開闢道路,鼓勵他們參加國際比賽,不止是局限於香港舞台,「獎金能補貼他們在外地演出和參賽,或資助他們日後的藝術發展。」童小紅認為,香港舞蹈界缺乏國際明星,望透過計劃培養具國際知名度的舞者。「計劃鼓勵本地舞者參與國際賽事,當舞者於比賽獲獎,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國際知名度,還能增強香港舞蹈界的底氣,讓同儕看到,自己也有可能成功,從而吸引更多舞者參賽、爭取獎項。」

   藝發局委員暨音樂組主席梁建楓向本報記者表示,香港的音樂界同樣面對表演場地不足、市場較小的問題。他指,藝發局一直為本地個人藝術家提供支援,「例如資助藝術家創作跨媒體、創新的作品,讓個人藝術家的優勢不會比藝團遜色,又或推出內地巡演計劃,利用大灣區更多的表演場地,增加本地藝術家的表演機會。」

BOB_8870.JPG

梁建楓指,獲得國際比賽獎項可以改變年輕音樂家的藝術生涯,幫助他們在國際音樂界建立事業。

   是次獎勵計劃同樣幫助個人藝術家在藝團的競爭下、有限的市場內發展。梁建楓指,計劃的申請者將透過國際比賽的交流和磨練,擴闊視野和人際網絡,並提升藝術造詣。「音樂比賽數量比舞蹈多,許多本地音樂學生向來都有參加,當中不乏在世界比賽獲勝者。」他展望在計劃誘因的加持下,本地的音樂家將更踴躍參加比賽。「計劃的獎金和宣傳有助音樂家走得更遠,特別是有經濟顧慮的音樂家,獎金能幫助他們持續參加國際比賽,向外發展。」他描述香港藝術人才輩出,計劃將鼓勵這些人才將藝術成就帶出去,向外輸出香港的軟實力,說好香港故事。梁建楓呼籲本地藝術家踴躍參加計劃,「計劃手續簡單,而且門檻寬鬆,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對本地表演藝術家來說是很大的鼓勵。」

   梁建楓指,計劃根據國際比賽的標準評核申請者,清晰明確且具認受性。「音樂方面,獲核准的比賽以『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盟』的比賽列表作為參考。此外,計劃亦將多個具世界知名度或在藝術界享譽的比賽納入名單,覆蓋範圍全面。」受計劃認可的音樂及舞蹈比賽數目共147個,如申請者參與的比賽未列於「已獲核准之比賽名單」,仍可提交申請,藝發局及計劃的顧問小組將根據評估準則作評核。申請者須於進行比賽前向藝發局遞交申請,可經電郵、郵遞或親身遞交填妥的申請表格和所需文件及資料。(記者:Ruth、攝影:蔡啟文)

責任編輯:副刊 【文藝】藝發局表演藝術獎勵計劃 培育國際藝壇新星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