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一說一】香港引才 對號入座

【有一說一】香港引才 對號入座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4-06-20 08:41:4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方想

 人才是經濟蓬勃發展之本,香港近年持續加快「搶人才」的步伐,取得理想成效,眾多人才尋求來港發展。惟最近有網民在社交媒體發文,聲稱經特區政府的引才計劃入境後,「後悔拿香港身份了,感覺哪哪都是坑」,列出包括「需要轉永居後拿香港護照才能免簽」,無法在港享有各項福利等情況,消息引起坊間議論。

 相信事件僅屬少數,但當局加快引才,也應加強宣傳和說明。讓大家清楚,香港不拘一格降人才,亦並非裝進籃子都是「菜」,而是對號入座,根據本港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來設計,有清晰的引入條件,果斷的把關措施,友善的配套支持,令人才安心留港貢獻智慧和力量,以及避免有人混水摸魚,濫用計劃,此乃引才的原意。有意來港發展的人才多多益善,也希望申請人能夠事先充分了解相關政策及仔細評估到港發展的前景,謹慎做出抉擇,避免誤會。

 自2022年底開始,特區政府推出一系列招攬人才措施,吸引內地及海外人才前來香港發展事業和定居,各項措施反應理想。截至5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超過30萬宗申請,獲批近19萬宗,超過12萬名人才已來港,充實了自身人才庫。然而外界亦有聲音提出質疑,擔心通過引才計劃來港的人,可能只為獲得香港身份及享受資源福利,並不打算長期留港發展,影響成效。這種憂慮不無道理,在香港各類輸才計劃推出後,有仲介隨即宣稱,可輕易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甚至聲言可取得永久居民身份而毋須到港工作或創業,頗有一些人士感到心動,付出一大筆仲介費用,結果就是成功申請後發現與想像中的不同,覺得「被坑了」。

 實際上,香港「高才通」計劃是「寬進嚴續」。政策的設計,是希望用較簡單方法引入人才,突破口是先有人才然後決定做什麼工作,而非先有工作再找人才。首次審批只要有高收入、高學歷就可以,但兩年後續簽,一定要有工作或已創業,簽證才能延期,相關資料在特區政府對應部門網站均有列明。簡而言之,既然是人才,就有能力在香港這個地方找到一席之地,如果不能,說明香港不適合他們。若有人不了解情況,輕信仲介之言,以享有福利作為來港目的,而不是着眼於盡快創業或尋找工作,以符合續簽要求,自然會大失所望。

 想方設法留人才

 特區政府「搶人才」只是手段,「為我所用,人盡其才」才是目標。很多人才來港後成功融入香港這個大家庭,政府早前就「高才通計劃」進行調查,顯示當中54%已在香港成功找到工作,主要投身金融、創新及資訊科技和商貿等行業,據推算可為本港帶來每年約340億港元的直接經濟貢獻,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1.2%,更配合了香港「八大中心」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際需要。在競逐人才的新時代,香港既要精準引入更多本地缺乏的不同領域專業及技術人才,更要想方設法留住人才為本港發展作出實質貢獻,包括提供有足夠軟硬件配套,滿足外來人才生活所需,以及給予人才展現才能的適合平台等。「扶上馬送一程」,讓本港成為人才實現理想、創新創業的熱土,更好貢獻智慧和力量,為香港發展增添新的動能。

責任編輯:朱劍明 【有一說一】香港引才 對號入座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