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6·18大銷來臨 粵市場監管局、省消委會聯合提醒:消費者網購切勿繞過平台私下交易

6·18大銷來臨 粵市場監管局、省消委會聯合提醒:消費者網購切勿繞過平台私下交易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6-17 16:29:53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已經拉開序幕,各類電商平台、電商企業紛紛開展各類優惠促銷活動,但一些不良商家卻趁機以低價為名,通過各種手段誘導消費者私下交易,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省消委會聯合發出消費提示:消費者網購切勿繞過平台私下交易,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警惕「優惠套路」 防範私下交易陷阱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明確規定了電商平台應履行的責任義務,為消費者網購提供了較好保障。而繞開平台的私下交易,不僅商品服務質量、交易資金安全、售後服務等得不到保障,而且很難維權。為此,消費者應選擇正規平台、官網內的交易渠道,不要輕易通過他人提供的不明鏈接,或商家自建的小程序下單。

據了解,在日常消費和促銷活動中,一些商家會邀請消費者加入會員群、優惠群等,或直接發送領取優惠券的鏈接。然而卻有不良商家以此為幌子,誘導消費者點擊進入非法鏈接、自建網站或小程序等進行交易。粵市場監管局與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在參與相關優惠活動時,要時刻保持警惕,慎重考慮,切莫掉入私下交易的陷阱。

「貨到付款」易落「私下交易陷阱」

「貨到付款」本是方便消費者現場檢查驗貨,但在現實操作中,有不法商家為達到私下交易目的,設置「貨到付款」安排,消費者易落入私下交易陷阱,消費者應優先選擇在平台內進行支付,或者選擇平台內的「先用後付」,如確需貨到付款,應先仔細查驗商品,確認無誤後再簽收付款,發現問題應果斷拒收。

兩部門提醒,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應及時保存好訂單明細、付款憑據、聊天記錄等證據,當發現權益受損時,應依法維權,申請平台介入處理,也可向當地12315、12345或消費者委員會進行投訴,若遭遇私下交易騙局,應及時報警處理。

近年來,廣東持續開展「經營者放心消費承諾」活動,消費者在全省範圍內可選擇到放心消費承諾單位進行消費,享受品質承諾、誠信承諾、維權承諾等保障。( 記者 黃裕勇 通訊員 粵市監 )

頂圖圖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呂馨 6·18大銷來臨 粵市場監管局、省消委會聯合提醒:消費者網購切勿繞過平台私下交易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