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非遺六月」主題活動一連三日舉行 火龍會形容現場人流可接受

「非遺六月」主題活動一連三日舉行 火龍會形容現場人流可接受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4-06-08 18:57:3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華夏基金會、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文化力量聯合主辦「非遺六月」主題活動,於今日(8日)至後日(10日)於饒宗頤文化館舉辦一系列活動,並設有近70個文藝手作攤位,讓市民享受文化旅遊體驗。

微信圖片_20240608185421.jpg

微信圖片_20240608185424.jpg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非遺六月」籌委會主席、選舉委員會界別立法會議員、華夏基金會主席劉志鵬,文化力量主席高寶齡,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徐海山等主禮嘉賓,於傳承超過百年的薄扶林村火龍前參與插龍首香儀式。

微信圖片_20240608185432.jpg

 楊潤雄致詞時認為,「非遺六月」選擇在今日—「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於饒宗頤文化館舉行,是回應國家文化及旅遊部今年活動主題:「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更凝聚民間和政府一同合作參與非遺保護與傳承的濃厚氛圍。特區政府也一直提高社會公眾對非遺的認識,康文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今日(8日)都在荃灣三棟屋香港非遺中心舉辦了「手藝·守藝」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讓市民可了解香港與內地一些非遺技藝文化。他更指出,很高興看到參與「香港文化遺產保育青年培訓項目」的學生今日學有所成,對非遺的認識加深,並鼓勵各位將所學知識帶回學校與老師和其他學生分享,各位一起推廣非遺知識,同時祝願所有活動能圓滿成功。

微信图片_20240608211117.jpg

 劉志鵬致詞時形容「非遺六月」是饒宗頤文化館開館以來最匹配的活動,香港特區都響應「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借機展示香港非遺有相當豐富的內容,並通過非遺知道香港文化及生活與國家其他區域如出一轍,說明香港從來在歷史上和文化上都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於大會今日(8日)安排近30個非遺項目展示其作品,而香港只有兩條火龍,今年很特別邀請到香港島薄扶林村火龍在此開始「非遺」之旅,他更期待「非遺六月」活動可繼續壯大發展下去。

微信圖片_20240608185435.jpg

 大會其後向香港史學後進協會的「香港文化遺產保育青年培訓項目」的得獎學生團隊頒發獎狀。

 薄扶林村火龍會主辦人蕭崑崙指,希望更多人認識薄扶林村、認識火龍文化,故選用更多外界模式推廣。他認為在饒宗頤文化館舉行三日活動可接受,以今日(8日)第一日的活動情況算好好成續,有足夠嘉賓、人流尚可,基於現場位處山上,相信平常不會有很多人,故今日人流已很好。蕭崑崙透露其弘願是將火龍游走18區,舞火龍是用作驅瘟疫,疫情關係未能進行,當可復辦時便想起驅瘟疫不只限於薄扶林、南區,全港都可驅瘟疫,把這文化傳統傳承下去,愈多區份或港人認識愈好,同時要有年輕人參與,故會加入IT新元素於火龍上。以往與海洋公園合作兩年,第一年製作擺設,第二年則在樂園內巡遊,第三年活動概念仍在構思,相信會再有突破。他更希望政府支持這活動,包括提供更多空間與資助。

微信圖片_20240608185438.jpg

微信圖片_20240608185442.jpg

微信圖片_20240608185445.jpg

 據了解,「非遺六月」系列活動將於明日(9日)舉辦多個工作坊,後日(10日)舉行「鎔鑄的歷史.動態的非遺」傳承與發展學術高峰會,冀可加強香港「非遺」文化傳承和教育力度,對接祖國推廣「非遺」和中華文化政策,為香港構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文化意識,並為「非遺」研究學者提供學術平台。

 頂圖: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左三),「非遺六月」籌委會主席、選舉委員會界別立法會議員、華夏基金會主席劉智鵬(左一),文化力量主席高寶齡(左五)、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徐海山(右三)等主禮嘉賓,於傳承超過百年的薄扶林村火龍前參與插龍首香儀式。


責任編輯:程向明 「非遺六月」主題活動一連三日舉行 火龍會形容現場人流可接受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