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內地4月金融數據現波動受關注  專家:主要受金融「擠水分」影響

內地4月金融數據現波動受關注 專家:主要受金融「擠水分」影響

責任編輯:朱輝豪 2024-05-12 17:05:32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中國人民銀行5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47.7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9.6%。前四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由此可得,4月新增人民幣貸款7300億元,同比多增112億元。從結構上看,4月住戶貸款減少5166億元,同比多減2755億元,新增企業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均低於去年同期,新增票據融資8381億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4月零售信貸規模面臨季節性回落壓力,零售端修復也仍待改善。短貸方面,清明節假期旅遊相關消費雖較為活躍,但受整體消費需求不旺、去年同期基數抬升等因素影響,4月消費增長有所放緩。中長期貸款方面,房地產銷售數據暫未現明顯改善跡象,新房按揭投放承壓,疊加按揭早償率雖有所下降,但仍高於正常年份均值,均對居民中長貸有所拖累。

 華金證券指出,居民戶貸款4月淨減少達5166億,顯示當前中國居民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仍舊未能得到扭轉。當前驅動房地產市場的主要中長期因素——人口結構已經進入一二線城市存量博弈的階段,預計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主要受房地產市場驅動的居民部門貸款難以見到明顯改善。

 社融罕見負增長

 據初步統計, 2024年前四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2.7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04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9.44萬億元,同比少增1.7萬億元。由於2024年一季度社融增量累計為12.93萬億元。因此可得,4月社融增量為-1987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4月新增社融數據出現歷史罕見負值,除投向實體經濟的貸款少增外,主要受政府債券到期量大、發行節奏偏緩,以及表內票據衝量帶動表外票據融資大幅下降等各類短期因素碰頭疊加影響,不必過度解讀。

 「其中,受國債到期量較大導致淨融資為負,以及新增地方債發行較少影響,4月政府債券融資負增984億元,同比大幅多減5532億元,是當月社融同比大幅多減的最主要拖累。此外,4月企業債券融資新增規模僅493億元,同比少增2447億元,背後是到期量較大、城投新增融資受到嚴格限制以及地產債發行依然困難。4月表外票據融資負增4486億元,同比多減3141億元,這主要與當月票據融資放量導致表外票據轉向表內有關。此外,受IPO監管收緊影響,4月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同比也少增807億。」王青表示。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未減弱

 數據顯示,4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301.19萬億元,同比增長7.2%,增速比上月末低1.1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66.01萬億元,同比下降1.4%,增速較上月末低2.5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11.7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前四個月淨投放現金3866億元。

 4月M2和M1同比增速都比上月有所回落。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本次貨幣供應量的下滑主要是監管對部分不合規的存款產品「擠水分」,也和目前財富管理方式更加多元有關,不能片面解讀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能力下降;恰恰相反,對於存款的監管反而有助於資金活化,有助於金融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修復發展。

 中金研報認為,這次金融數據反映的情況要比數字變化複雜得多。4月金融數據大幅放緩反映內需仍然比較疲弱,但金融「擠水分」的影響可能更多一些,也就是說不必誇大其對經濟與市場的影響。具體而言,購房需求仍然疲弱,政府債發行節奏較慢的確拖累了金融數據,均體現出內需不足。但金融行業GDP統計的變化影響了金融機構的行為動機,實際上是對存貸款數據 「擠水分」,並間接降低了M2增速。由於打擊空轉、金融GDP擠水分開始發揮作用,實現5%的目標就更加需要實體經濟保持穩健的增長,這說明財政發力的重要性進一步上升。如果5月之後發債進度加快,那將有利於支撐貨幣增速與經濟增長。(記者 朱輝豪)

 頂圖:中新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朱輝豪 內地4月金融數據現波動受關注  專家:主要受金融「擠水分」影響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