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環境局:「走塑」法例生效半月  約七成外賣顧客不要餐具

環境局:「走塑」法例生效半月 約七成外賣顧客不要餐具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5-11 15:51:17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走塑」)的法例於4月22日生效,至今半個月,環境及生態局今午(11日)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很多市民在買外賣回辦公地方或是家中時已開始不要即棄餐具,一些連鎖餐廳更反映差不多七成外賣顧客不要外賣餐具,這是一個令人十分鼓舞的開始。形容一個綠色「走塑」文化正在香港產生,盼望這個綠色文化能不斷壯大,造福子孫後代,以至整個人類社會。

    反擊輿論質疑 可降解塑膠或會分裂成微塑膠

    對於近日網上有人稱有關法例並沒有科學根據,更質疑紙和木製替代品需要砍伐樹木,以及降解塑膠是否更環保選擇?環境及生態局反駁指,很多聲稱「可降解」塑膠產品,在堆填區內厭氧環境、海洋環境中都不能完全降解,而且還會分裂成為微塑膠,威脅人類和生態環境。這些「可降解」塑膠亦不能與普通塑膠一同回收處理,否則會影響塑膠回收再造的質素。

    環境及生態局又指,塑膠主要是石油產品,不是可再生資源。紙、木和竹都是可再生資源,尤其是竹,因著其生長快速,近年已開始被認為是較理想的可再生材料。

    紙、木、竹屬可再生資源

    環境及生態局說,塑膠已經深入人類生活,並且作為材料有很多優點,如便宜、耐用和可塑性高。只是科學家對塑膠更多了解後,問題也被揭露出來。它難以分解,而且會碎化成為微塑膠,對自然環境和生態所帶來的影響特別嚴重。近年科學家在人類血液內已找到微塑膠,長此下去,必然會對人類健康和整個生態做成嚴重威脅。很多國家和城市都從即棄塑膠入手施加管制,聯合國亦已經開始草擬應對塑膠的國際條約。

    環境及生態局提到,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21年發表關於《塑膠污染和海洋垃圾》的報告指出,微塑膠在海洋需要數百年才能降解,而隨着塑膠的不斷生產和棄置,環境污染亦不斷加劇。

    環境及生態局表示,近年全球很多科學家都在努力,希望能研發既有塑膠的優點,也沒有塑膠的缺點的新材料,但至今這種的新塑膠還未有被完全研發出來。就算是可再生材料或是未來研發出沒有害處的「新塑膠」,也不應該被濫用,減少製造廢物才是正途。

    環境及生態局強調,「走塑」是鼓勵市民買外賣時盡量自帶餐具,如真的需要用即棄餐具,才使用非塑膠的替代品。(中新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蔣璐 環境局:「走塑」法例生效半月  約七成外賣顧客不要餐具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