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河套合作區商事主體超二萬五千戶

河套合作區商事主體超二萬五千戶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4-01-14 10:24:27 來源:深圳特區報

面積僅3.89平方公里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簡稱「河套合作區」),吸引眾多創業者追逐夢想。記者近日採訪獲悉,河套合作區新登記企業數呈現增長態勢。截至去年12月底,登記在冊商事主體25388戶;高新技術企業200戶,累計發明專利1867件。

科創資源加速匯聚

在河套合作區辦企業好處多多,對此,舒糖訊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何耀威深有感觸。該公司去年獲批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深港跨境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獲得200萬元的首筆知識產權融資。「科創性企業以『輕資產』為主,知識產權證券化能讓無形資產的價值得到體現,變成可用的工具。」

「我們是港資企業,專注無創血糖檢測技術研究,早期在香港做基礎研究,而深圳在智能技術產業化上更為成熟,因此我們2018年進入河套合作區。」何耀威告訴記者,公司產品研發過程中需要不斷試錯,周期很長,在資金上遇到過困難。「深圳商業環境好,對技術型科創企業融資環境友好。在相關政策的幫助下,我們渡過了難關。」

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數據分析結果顯示:2023年河套合作區新登記商事主體2447戶。其中新登記企業1929戶,同比上升26.00%;其中外資企業184戶,同比上升40.46%,高於全市新設外資企業數平均增幅。新登記個體戶518戶,同比下降39.49%。「新設企業數量上升、個體戶數量下降,反映河套合作區充分釋放優質科研空間、推動高端科創資源加速集聚的決心。」該院專家分析說。

據統計,2023年河套合作區入駐港資企業138戶,同比上升91.67%。其中,信息技術服務企業25戶,同比上升92.31%;科技服務企業23戶,同比上升109.09%。

創新創業動能澎湃

深港兩地一河之隔,發展各具優勢。香港具備國際化的頂尖人才,但產業化配套能力不足,而深圳製造業發達、產業鏈齊全,迫切需要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深港開展科技創新合作,可謂一拍即合。

河套合作區不僅吸引一批如晶泰科技、元戎啟行、未來機械人等企業總部入駐,還積極推動港澳青年實現創業夢想。多個孵化器的設立吸引近千名創新創業青年,為他們提供實現灣區夢想的堅實支持和寶貴機遇。

「我們是致力於量子計算產業化和普惠化的創業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家將量子計算產品銷往全球五大洲的公司。2020年選擇落戶河套合作區,是因為這裏蘊藏的巨大創新潛能和發展環境。」量旋科技品牌公關總監王銳東說,河套地區獨特的國際化創新生態,為企業與各類科研機構、高校以及國際化合作夥伴的密切交流提供了極大便利。「未來,我們會利用好河套地區的創新資源優勢,加大技術合作交流,進一步拓展全球合作網絡,為推動量子計算的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據統計,目前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已設立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機構,由香港5所知名高校設立的10個創新研發平台,落地世界五百強研發中心5家、獨角獸企業總部及研發中心5家,匯聚海內外院士12名、科研人員3000餘名。(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泳 通訊員 周維)


責任編輯:林鏗泓 河套合作區商事主體超二萬五千戶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