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2023年惠州新引進培育各類人才超過20萬名

有片∣2023年惠州新引進培育各類人才超過20萬名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12-29 16:26:05 來源:香港商報網

    12月29日上午,記者在「高質量發展看惠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之引才育才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惠州緊緊錨定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目標,加快推動新時代人才強市建設各項任務落地落實,上下合力打好引才育才「組合拳」,為惠州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全市新引進培育各類人才超過20萬名,近百名高端人才獲得國家、省級項目扶持。

2 - 復件(16).jpg

發布會現場(攝影 盧偉)

    新引進博士博士後人才210多名

    引才育才的政策吸引力不斷增強,惠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龍在當天的發布會上介紹,繼2022年底市級「1+2+N」政策體系基本構建形成後,2023年,惠州市着重指導7個縣(區)結合各自功能定位、產業特色、發展需求,配套完善近50項人才政策,市縣兩級政策疊加優勢顯著提升。

    在增強引才育才平台承載力方面。張龍稱,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建設加緊推進,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暨東江實驗室總部區全面啟用,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落成,埃克森美孚研發中心建設正式啟動,一批重點產業創新人才聯盟接續組建,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增至3400多家。目前,東江實驗室已吸引400多名高水平科技人才,惠深創新中心已匯聚17個創業項目入駐,其中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就擁有5200多名。

    需要指出的是,惠州市級「一站式」人才服務平台建成投入使用,首輪完成2135名高層次人才評定認定,涵蓋近百項服務功能的「優粵惠才卡」正式發放,持卡人才全部享受子女入讀公辦學校、126家醫院綠色通道就診服務、住房公積金貸等優先優待。

    基於全市人才政策、事業平台、人才生態的持續優化,惠州在人才引進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良好成績:來自海內外9個科技創新團隊、50名科技創新人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獲得市級立項扶持,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各類研發人才達9.02萬人;全市「組團式」招攬青年大學生人才,吸引高校學子來惠求職超15萬人次。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該市新引進博士博士後人才210多名、碩士近4000名。

3 - 復件(10).jpg

發布會現場(攝影 盧偉)

    各領域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增強

    在人才培養方面,該市在各領域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增強:一是加強市管拔尖人才培養。先後公開評選出東江學者10人、市管拔尖人才50人,涵蓋科技創新、經營管理、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為惠州全域高質量發展儲備了強有力的行業領軍「第一方陣」。二是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緊緊圍繞惠州製造業當家戰略高技能人才支撐需求,遴選鵝城工匠10人、市管首席技師50人、市管青年能手373人予以重點培養;舉辦惠州市第一屆製造業職業技能大賽,賽訓結合培育出高技能人才近500名。三是加強鄉村振興人才培養。緊抓「百千萬工程」人才支持「啟航計劃」落實,試點「科技副總」項目首批聘用10名高校科技人才,派駐縣域科技型中小企業支撐引領創新發展;選派第三批服務團27名人才到基層一線掛職服務;大力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5.39萬人次。

4 - 復件(7).jpg

發布會現場(攝影 盧偉)

    着力解決人才的「後顧之憂」

    2024年,惠州將持續不斷優化升級「惠」聚優才工程,誠邀天下英才來「惠」聚、共築美好未來。堅定不移招才引才擴增量,堅持剛性引進和柔性引進並重,加大力度引進急需頂尖人才、高層次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堅定不移育才成才提質量,着力培養一批高端領軍「帥才」、高技能「匠才」、青年科技「俊才」和行業「英才」。

    就如何加快建設製造業戰略人才力量,惠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董江濤回應稱,去年惠州就基本構建了「1+2+N」人才政策體系,為新時代人才強市建設搭建起了「四樑八柱」,其中很關鍵的「樑柱」就是「實施製造業人才培育計劃」,特別強調要強化「一把手」抓人才「第一資源」,確保各項人才政策落地落實落到位。

    今年初,惠州出台了《惠州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市級財政計劃三年內累計投入38億元以上支持製造業發展,涵蓋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人才支持等方面。

    董江濤透露,為解決人才的「後顧之憂」。上個月惠州及時修訂出台了《惠州市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着力解決各類人才關心的科研經費、安居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問題,不斷改善人才工作、生活條件,體現惠州溫度,讓人才更有價值感、獲得感,打造各類人才心嚮往之的青春之城、奮鬥之城,為惠州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就惠州新引進人才安家落戶補貼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鄔旻亮補充道,對新引進人才最高給予30萬元的安家補貼,最高1萬元的落戶補貼。全市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財政補貼,2023年,惠州就發放近1.2億元。

    三年來,該市已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超20萬人次。其中,2023年,開展各類培訓近15.39萬人次。遴選出50名「市管首席技師」、373名「市管青年能手」。(記者 盧偉 通訊員 周盼)

頂圖:發布會現場(攝影 盧偉)

責任編輯:林梓琦 有片∣2023年惠州新引進培育各類人才超過20萬名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