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論壇共鑄生物科技創新之夢

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論壇共鑄生物科技創新之夢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09-15 14:33:4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為進一步推動大灣區生物科技學術交流和科技成果轉化,2023年9月14日,「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論壇」在深圳舉行。在論壇上,潘道生物(華晨陽)正式聘請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Arieh Warshel教授作為潘道生物榮譽首席科學家,聘請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原美國MD Anderson癌症中心分子病理主任陸國輝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單細胞重點實驗室主任潘星華教授為潘道生物科學顧問。潘道生物(華晨陽)還與序科碼生物、邁格基因、早篩網正式簽訂戰略合作。

    本次論壇由早篩網聯合華晨陽科技、潘道生物、潘道基因研究院、潘道健康管理、深圳市醫療器械質量管理促進會、深圳市企業聯合會特別策劃。當天的論壇嘉賓大咖雲集: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Arieh Warshel教授、深圳市科創委副主任婁岩峰、深圳市醫療器械質量管理促進會運營總監游翔、深圳市企業聯合會執行秘書長王小凡、深圳市西安商會會長陳竽伶、深圳市華晨陽科技/潘道生物科技董事長鞏贊華、華晨陽科技CEO張金銀、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院創院院長潘毅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單細胞重點實驗室潘星華教授、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陸國輝教授、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科技轉化總監黃園博士、華大共贏創始合夥人劉宇、投資副總監郭桔紅博士、早篩網創始人&CEO陳贊泉、萊盟健康董事長張澤躍等知名企業負責人出席。

image003.jpg

    深圳大力支持生物科技創新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不斷加大對於生物科技創新的投入,出台了《深圳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培育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等若干支持政策,積極推動生物科技領域的發展。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婁岩峰副主任在致辭時表示,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一直以來不斷加大在生物科技領域的投資和支持力度,鼓勵各類創新主體積極參與生物醫藥、生物信息、生物製造等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突破,可以說,生物科技創新無疑是深圳和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引擎。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將繼續關注、支持和鼓勵創新合作,為生物科技創新提供更多機會和資源,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生物科技產業邁向更加繁榮的未來。

    潘道生物董事長鞏贊華表示,深圳是創新之城、改革之地、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自2008年在深圳成立以來,華晨陽科技伴隨着這座城市的發展而成長。

image023.png

    學術交流聚焦早篩等生物科技前沿領域

    南方醫科大學單細胞重點實驗室主任潘星華教授發表《單細胞測序技術創新促進疾病研究和精準防治》演講,他表示,單細胞測序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其在疾病研究、精準防治等方面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同時,潘教授介紹了癌症與幹細胞的細胞微環境以及之間的關係和影響機制等內容,為與會者呈現和拓展了單細胞測序技術在細胞層面的認知。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原美國MD Anderson癌症中心分子病理主任陸國輝教授則在《遺傳性腫瘤防控新進展》中指出,要打造「篩——診——治——監——育」五位一體家族遺傳性腫瘤防控示範基地,以既降低腫瘤發生率,又提升健康寶寶出生率為宗旨,推動遺傳性腫瘤防控的發展。

    人工智能有助生物科技發展

    AI在新藥研發中的優勢日益凸顯,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院創院院長潘毅院士認為,目前藥物研發領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數據,AI逐漸應用於藥物發現的靶點挖掘、虛擬篩選、化合物設計與合成等各方面,他還分析了ChatGPT等AI大模型的價值以及類GPT方法應用於藥物研發的研究。

    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科技轉化總監、香港大學榮譽高級副研究員黃園博士在《人工智能驅動長壽醫學:表觀遺傳原理與靶點篩選》中也講述了人工智能在長壽醫學領域的價值,從表觀遺傳角度上介紹了衰老的相關機制及其靶點篩選,並介紹了相關案例。他希望將來可以通過結合AI、數碼化、多組學等,利用多維度的信息採集,給人們提供個性化的方案,延長個體壽命,提高生活質量,並能夠從衰老角度上給出更多相關機制的解釋。

    《Modeling the Action of Complex Biological Systems on a Molecular Level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Arieh Warshel教授則從交叉學科的角度,介紹了計算生物學和生物物理學在疾病研究和藥物開發中的潛力和應用,他指出利用計算機模擬生物分子反應,可以拓展分子模擬應用的邊界。

image039.png

    探討從學術創新到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本次大灣區生物科技論壇的圓桌主題為「從學術創新到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潘毅院士認為,一個科技成果得以轉化成功在於它的先進與用戶廣泛,另外,推廣應用型的科研非常重要,能更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Arieh Warshel教授認為,好奇心將驅使科學家去解決生活中困難的問題,從而推動學術創新到成果轉化;潘星華教授認為實現學術創新到成果轉化有四個關鍵因素,分別為:市場、技術、服務管理以及資金,在公司層面時,秉持開放的態度加強業界的合作也非常重要;陸國輝教授認為,人才的管理與合作、團隊建設、產品開發與創新、持續的資金投入對於科技成果轉化是非常重要的;專注於生命科學領域的投資,醫藥產業屆從事投資十二年的華大共贏投資總監郭桔紅博士建議科學家在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要建立自己的優勢作為護城河。此外,各位圓桌嘉賓也對專利申請與專利保護等方面做了討論。(記者 黃裕勇)

責任編輯:林梓琦 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論壇共鑄生物科技創新之夢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