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復盤暴雨應對 提升抗災能力

【商報時評】復盤暴雨應對 提升抗災能力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3-09-11 08:28:5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突降百年一遇特大暴雨,造成嚴重破壞。特區政府迅速全力行動,連日投入應對災情及善後工作,目前本港整體回復基本正常運作,展現了政府較強的應急能力。與此同時,今次應對暴雨突襲,亦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問題。吃一塹,長一智,在完成善後工作後,政府有必要全面復盤暴雨應對,好的方面應堅持和加強,更要認真梳理風險點和薄弱環節,汲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不斷改善優化,形成長效機制,推動應急處理工作不斷進步,進一步提升城市抗災能力。

當局昨向公眾說明善後工作進度。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部門的應急和善後工作一直沒有停止,目前,除了個別專營巴士路線改道、縮短服務、暫停服務,日間路線已經恢復,鐵路服務亦大致恢復正常運作;水浸個案已經全部處理,並解封受影響地方,亦會巡查各區水浸黑點,清理淤塞的排水渠和街道雜物垃圾。有關部門還特別巡查和識別有潛在風險的斜坡、樹木和建築物,按實際情況進行緊急工程,以及正加快清理道路和受影響住戶的家居雜物、維修故障設施,開放更多臨時庇護中心等。應該說,特大暴雨後的處理應對是迅速、有力、有效的。

得到各方肯定的是,今次特區政府再次啟動了 「全政府動員」機制,並動員各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進行善後工作。今次動員的非緊急部門人員,人數多過上次超強颱風 「蘇拉」吹襲之時。在政府各部門和關愛隊、地區人員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社區正常運作及市民日常生活得以很快恢復,符合公眾的期望。政府去年底設立的 「全政府動員」機制,確保一旦出現事故或重大危機時,能立即動員公務員組成應急隊伍,增添大量人力支援處理,在應對 「蘇拉」及特大暴雨時,的確發揮出了應有的作用,市民有口皆碑,這些好經驗好做法,以後應堅持和加強。

今次政府啟動的另一個機制,是在暴雨期間首次發出 「極端情況」警示。香港汲取 「山竹」風災的教訓,制定了《颱風及暴雨情況下工作守則》,當公布「極端情況」時,為僱主和僱員提供上班及復工安排的參考示例等。惟從實際效果來看,一是對公眾的宣傳不夠,二是未有清晰說明一旦出現短時間強降雨導致大範圍水浸或公共交通嚴重受阻的情況下,將如何執行措施,以及處理相關事宜,一定程度上會有部分令人無所適從。這回明確參照八號風球,則完善了機制。此外,關於何時、何種狀態下應啟動 「緊急警示系統」亦有議論。所以,政府後續應認真審視現行的相關機制,比如將 「極端情況」下的信息發布、勞資雙方責任、交通安排等,有更清晰細緻明確的指引,使之制度化、規範化,並廣泛宣傳,深入人心。

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政府及社會大眾的抗災能力亦應不斷加強。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政府會總結今次經驗,尤其是檢視發放信息、更好做好預警方面的工作,多重提高安全系數。確實,一場特大暴雨令香港應對災害的各項工作都經受了考驗。暴雨過後進行全面復盤,總結經驗教訓,抓緊查缺補漏,才能在未來將潛在的損失減到最低。(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頂圖:新華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林鏗泓 【商報時評】復盤暴雨應對 提升抗災能力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