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芒種 | 吃荔枝 聽文學家還是聽科學家的?

芒種 | 吃荔枝 聽文學家還是聽科學家的?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06-06 00:32:49 來源:深圳發布

111.jpg

 今日,芒種。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人遵循時序、圍繞農耕制定的生活指引。芒種時節,北方忙着打理有芒的穀類作物,南方忙着早稻的收穫和晚稻的播種。

 芒種之時,大都市裏的深圳人,開始享受到了嶺南特有的福利,因為——

 荔枝熟了!

222.jpg

 每年5月底,深圳本地收穫的荔枝就開始陸陸續續上市了。

 果實纍纍的荔枝樹是無患子科的植物,聽上去好像是結果特別多,從來也不用擔心沒有後代。

444.jpg

 荔枝是時令水果,因為特別難保鮮。殼(果皮)和肉(假種皮)之間完全分離,果皮疏鬆多孔,水分很容易散失。從樹上摘下來的荔枝很快就會變色變質。

 1979年寶安縣轉身為深圳市後,深圳的農業日漸式微,只有荔枝的種植是特例。深圳許多地方保留了荔枝果園,依然有很高的產量,每年的盛夏,大都市裏的深圳人可以享受到直接從果園裏摘下來的新鮮荔枝。

 其中,南山荔枝,更是深圳唯一受地域專利保護的

555.jpg

666.png

 得天獨厚的土質和天氣,傳統的栽培方法,養育出了獨特風味的南山荔枝。南科大供圖

777.png

 春日裏,荔枝林鮮艷的紅葉和金黃色的小碎花。南兆旭攝

888.png

 荔枝的雄花,花盤分泌着晶瑩的花蜜,吸引着蜜蜂。可還記得我們初中語文課本里讀過的《荔枝蜜》(楊朔著):「多可愛的小生靈啊!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

 深圳人最常見、最愛吃的荔枝有三種:

999.jpg

100.png

 妃子笑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荔枝要紅的時候才好吃,妃子笑是青黃帶紅時最好吃——個大,肉色有如白蠟,脆爽而清甜。每年5月底6月上旬成熟,是深圳最早上市的荔枝之一。

101.jpg

102.png

 桂味荔枝因果肉有明顯的桂花香味而得名,果殼淺紅至鮮紅色,核小肉厚,肉質爽脆,風味清甜,汁多不流,是傳統荔枝中的優質品種,每年的6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深圳上市。

10.jpg

104.jpg

 糯米滋因甜糯香濃的口感和風味,一度擔綱深圳價值最高的荔枝。果大肉厚,晶瑩剔透,果汁豐富,糯而嫩滑,種子已退化到很小,格外受深圳人追捧。

105.png

 宋朝徽宗皇帝筆下的荔枝。《寫生翎毛圖》(局部),大英博物館藏。

 中國是荔枝的起源地,有文字記載的種植歷史就有2300多年,只是古代「物流」條件有限,即使帝王皇族,品嘗荔枝也是一件費盡周折的事。

 史料《清宮底帳》記錄: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福建巡撫吳士功進貢給乾隆皇帝荔枝58桶荔枝樹,每桶種樹一棵,58棵荔枝樹共結果220個(產量真低!)。六月二十八日當天成熟荔枝36顆(真正的「粒粒皆辛苦」!)。

 當天,這36顆荔枝分配如下:皇太后(乾隆皇帝生母)2個;皇后(繼後那拉氏)1個;其他各種「妃」「嬪」「貴人」一人一個。

 「暖男」乾隆帝自己似乎都沒有捨得吃!

 今日的深圳人,從5月底到7月中旬,在家門口享受着各種味道的——

106.jpg

 比起那些吃荔枝以「顆」計數的帝王將相,真是幸福了許多倍!

107.jpg

 圖片 齊白石筆下的荔枝。白石老人45歲時第一次吃到荔枝,驚為天物,對荔枝的評價是「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先」,「果實之味,唯荔枝最美,且入圖第一」。齊白石一生共畫了43幅荔枝主題的作品!

 偉大的文學家兼食神蘇東坡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民間說:「一個荔枝三把火」——照食神蘇東坡的吃法,等於吞下900把火!

 學者的研究證明,短時間裏大量地吃荔枝,荔枝類甜蛋白(Litchi thaumatin-like protein, LcTLP)會導致食物不耐受,引起人體組織發生炎症反應。用大白話說,就是——

108.jpg

109.jpg

 所以,學者建議:不可把荔枝當飯空腹吃,也不要一次吃太多,可以變着花樣少量多吃。

 我們不能辜負了大文學家對荔枝的強力代言,也要聽科學家的理性勸告,所以,最好的方式可能是:

640 (4).jpg

責任編輯:朱劍明 芒種 | 吃荔枝 聽文學家還是聽科學家的?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