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十周年之際,12月12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10年來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的有關情況。
發佈會上,河南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申季維介紹,河南省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和重要的受水區。通水十年已累計向河南省供水超237億立方米(其中生態補水42.71億立方米),供水範圍覆蓋12個省轄市市區、52個縣(市)城區和122個鄉鎮,河南省受益人口達3500萬人。10年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70平方公里,改善庫區水生態環境,有效保障水質安全。
通水十年成效顯著。一是強化節約集約利用,支撐經濟綠色低碳發展。受水區實行區域內用水總量控制,加強用水定額管理,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產業,帶動發展高效節水行業,大力發展綠色、循環、低碳產業,打造了高質量發展新的經濟增長極;同時,南水北調工程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戰略實施以及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等提供了優質水資源保障,在暢通南北經濟循環、促進經濟綠色低碳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區域協調發展和國家戰略佈局提供了重要支撐。
二是強化飲用水水源保障,確保群眾用水安全可靠。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10年來,水質始終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及以上。通過南水北調水源置換,多座城市生活用水實現了以南水北調水為主、黃河等地表水為輔、地下水應急的多水源保障格局,大幅提高了受水區居民的用水安全,實現了受水區群眾從「有水吃」到「吃好水」的轉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三是強化水生態修復保護,促進沿線生態環境改善。通水10年來,已累計向河南省河湖生態補水42.71億立方米,通過水源置換、生態補水等綜合措施,一方面推動了河湖生態環境的復甦,城鄉河湖再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勃勃生機。另一方面,河南省地下水水位持續多年的下降趨勢基本得到遏制,促進了地下水源涵養和回升。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黃淮平原區淺層地下水平均埋深9.18米,較2018年末(12.02米)上升2.84米;深層地下水平均埋深11.83米,較2018年末(12.85米)上升1.02米。
申季維表示,下一步,水利部門將緊緊圍繞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完善工程安全管控和風險防禦體系,強化工程調度管理,加大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區域、總幹渠沿線生態保護力度,持續開展防洪影響處理、觀音寺調蓄、豫東水資源配置等工程建設,深入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安全保障。(記者 王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