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辽宁 > 影像空间

和遼西走廊文化有個約會 | 以文之名 品中華文明之美 「2024中國著名作家遼西走廊文化行」啟動

2024-10-14
来源:香港商報網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更是一個地域的靈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jpg

    遼寧被譽為「龍興之地」。遼西走廊是中國四大民族走廊之一,是連接東北與關內各地的通道,在中國疆域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過程中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也是農耕文明、游牧文明、漁獵文明、海洋文明的連接地帶。化石文化、紅山文化、三燕文化、契丹遼文化、鎮山文化、佛教文化、長城文化、走廊文化……在此交匯融合。查海遺址的「中華第一龍」,塑造了華夏最初的精神圖騰,彪炳千古;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中華民族尋祖問源的聖地、東方文明的曙光,玉出紅山,禮行天下;千年奉國寺,中國現存遼代三大寺院之一,巍峨的大雄寶殿,宣示着十一世紀中國建築的最高水平;興城古城,厚重典雅,記錄了多少邊關歲月、峰火狼煙和這片土地多元文化相融相合的激盪……可謂一眼萬年。

    近年來,遼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遼西走廊文化保護與傳承,提出要進一步突出「咽喉」的區位優勢,做好遼西走廊廊道文章,推動文化建設。

3.jpg

    10月13日,為更好的宣傳遼西走廊之風土人情和燦爛文化,助力遼寧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範地」的新時代目標,由遼寧省文旅廳和香港商報共同主辦的「千年古道 詩書之路——2024中國著名作家遼西走廊文化行」採風活動啟動。活動特別組織邀請中國著名作家走近遼西,近距離感知遼西走廊豐潤厚重歷史人文之美,並以文學的形式、聚焦文化的影響力來解讀遼西走廊,向外界展示一場別具風姿的名家寫作之旅,進一步擴大遼西走廊的文化影響力,推動「山海有情 天遼地寧」這一品牌進一步走向世界。

    此次活動邀請了中國一批活躍在中國文壇的著名作家:張陵、李舫、阿成、王劍冰、梅潔、沈衛星、王久辛、裘山山、溫亞軍、陳倉、於秋月等一同走進遼西走廊。這些作家都是當今文壇的文學大家,他們創作的文學作品有着廣泛的影響力。作為一個十分有效的文化推廣活動,作家們來到遼寧,通過不同的視角發現不一樣的遼西走廊,將尋找到遼寧更多的精彩與美麗。

4.jpg

    本次活動作家們通過參觀牛梁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查海遺址博物館、阜新「萬人坑」死難曠工紀念館、遼河碑林公園、奉國寺、北鎮廟、九門口長城、興城古城、紅海灘風景廊道、錦州筆架山、德力格爾草原風景區等自然文化歷史景點,充分體驗遼西走廊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秀美風光。

    「作家行」作為香港商報打造的品牌活動,在國內有着廣泛的影響力。作為國家外宣媒體的綜合性報章,早在1956年,香港商報副刊曾連載金庸的《碧血劍》;1957年至1959年,再連載其《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射鵰英雄傳》;1960至1970年代曾連載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包括《還劍奇情錄》、《女帝奇英傳》、《狂俠天驕魔女》、《鳴鏑風雲錄》及《廣陵劍》。

5.jpg

    此項著名作家採風活動在中國內地已經相繼開展了14年,由各地市與香港商報共同主辦,曾先後走進廣東、雲南、湖南、湖北、貴州、四川、山東、山西、陝西逾20個省市。自2010年開始,每年一屆,已邀請到包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內近300位中國著名作家到各省市採風、寫作,發表了1600多篇名篇佳作,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並得到上述省委、省政府高層的讚賞和推介。

    遼西走廊的獨特性和走廊文化遺產不可替代,其景觀類型豐富、民族特色鮮明、文化內涵豐富、歷史文化影響巨大,這些優勢也是遼寧文旅的重大優勢。重走遼西走廊,有助於尋找遼寧文化之根,展現遼寧文化內涵,提升遼寧文化自信。(王藝橋 郭蕾 馬維陽)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