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依舊的9月,迎來開學季和嶄新的希望。
9月1日中午,武漢漢口火車站人頭攢動,洶湧的返校學生潮中,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楊光老師帶着「伴愛同行」志願團隊的成員們,早早等候在這裏,迎接來自恩施山區的殘疾兒童曉朱(化名)和他的父親。
看到曉朱和父親緩緩出站,楊光和學生們趕忙迎上前接過父子手中的行李。「天這麼熱,一路辛苦了,送孩子去學校,今年的親友團可壯大不少呢。」楊光握着曉朱爸爸手說道。回想起不久前他們在大山深處的跋涉走訪,曉朱爸爸只是用山里人樸實的方式不停點頭。
這是一次相識三年的重逢,更是堅守三年的承諾。今年7月,旅遊與航空服務學院「伴愛同行」志願團隊,連續第三年來到恩施宣恩縣螢屏特殊學校開展愛心幫扶實踐活動。9月的這次接站,正是武職學子走訪曉朱家中後立下並踐行的Flag。
宣恩之夏 愛再啟航
時間撥回到7月3日,「伴愛同行」團隊滿載着期待與希望,出發前往宣恩縣螢屏特殊教育學校,開啟連續第三年的山區社會實踐。出發之前,團隊成員就多次碰頭,精心設計了適合特殊兒童的豐富課程,從藝術啟蒙到生活技能,從心理健康到舞蹈教學,再到職教體驗,每一項旨在激發孩子們的潛能,點亮他們心中的夢想。
空乘專業的學生吳浪是第一次參與活動,剛開始與孩子們還很陌生,有的孩子對他還有些躲避。憑藉着不懈的努力與真誠地陪伴,他逐漸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與信任。繪畫課上,孩子們用稚嫩的畫筆描繪出五彩斑斕的世界;生活技能課上,他們學會了獨立與自強;心理健康講座中,他們學會了勇敢與堅強。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團隊還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職業體驗活動,讓特殊兒童們親身體驗了酒店入住辦理和機場安全檢查的過程。那一刻,孩子們的臉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自信與喜悅,仿佛看到了自己未來無限的可能。
愛的傳遞 溫暖人心
三年前的第一次活動中,志願者們就與殘疾學生曉朱結成對子。今年,得知曉朱已經來到武漢市第二聾啞學校繼續學習的消息,帶隊老師楊光和團隊成員特意安排了一次家訪,決定走進曉朱的家中,了解他在武漢的具體學習生活情況,提供更多的幫助。
曉朱的家遠在距離縣城數十公里的大山深處,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頂着烈日的炙烤,團隊成員們咬牙前行。除了一個手機號碼,沒有任何具體地址信息,大家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幾經周折,在當地熱心人的幫助下,終於從村民口中打聽到了曉朱家的具體位置。山道彎彎,林深不知處,團隊成員們的步伐堅定,因為他們知道,前方是那份跨越距離與障礙的溫暖相聚。
穿過小路,跨過溪流,團隊成員們終於來到了曉朱的家門前。那一刻,所有的疲憊與困難都煙消雲散。陽光灑滿小屋,團隊成員與家長圍坐,手語與微笑交織,傳遞着跨越障礙的溫情。雙方分享着孩子的成長點滴,武職志願者們承諾持續關懷,並介紹教育資源。離別時,擁抱無聲卻深情,感激與希望在心間流淌。
青春不息 愛不止步
第三年的山區社會實踐圓滿落幕,「伴愛同行」團隊再次收穫感動與成長。
學生李奇奇說:「在這次實踐中,我深切地體會到,這不僅是一次對自我的巨大磨礪,更是一次與之前學習生活截然不同的體驗和經歷。實踐過程中,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深深觸動了我。最重要的是,這次活動讓我和所有成員都深刻感受到了奉獻所帶來的那種無與倫比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在實踐中能接觸與本專業相關的一些實際過程,培養和鍛煉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我們的實際動手能力,為將來我們畢業後更好發揮職業技能優勢打下一定的基礎。」學生吳浪滿懷信心說。
未來之路仍將漫長,志願團隊的成員們將繼續秉承「青春踐初心、奮鬥顯擔當」的精神,將職業教育之火播撒至更多的地方,以實際行動詮釋其內涵與價值,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在宣恩這片充滿愛的土地上,「伴愛同行」團隊與特殊兒童們的故事未完待續,他們用青春書寫着愛與責任的篇章……(記者 譚桂林 張迪 通訊員 劉夢 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