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堂,是一種融合民樂演奏與唱腔的民間曲藝表演形式,源自江西東北部饒河和信河流域,根植於萬年縣陳營鎮石鼓方家村。自明代起,一個名曰串堂班的民間樂社便在此地繁衍生息、傳承至今,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萬年串堂班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為當地民眾帶來了無盡的歡樂與精神滋養。
萬年串堂班在表演
萬年串堂班,一支由五至七人自由組合而成的藝術隊伍,他們各懷絕技,以嗩吶為主奏樂器,既可坐著演奏亦能邊走邊奏。坐著演奏時,不限於純粹的樂器演奏,還可以加入演唱,曲目涵蓋民間小調、贛劇等,演唱者往往身兼數職,既能吹拉彈唱,也能獨當一面,這種形式靈活多變的表演形式,只需一些簡單的樂器都能讓藝人們在不同的場合綻放獨特的藝術風彩。
串堂班的主要樂器
萬年串堂班的唱腔屬於饒河派精髓,運用西皮、流水、倒板等精湛演唱手法,字字句句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鄉土韻味。演奏時,串堂班根據場合的不同,精心挑選相應的鑼鼓和曲目,祝賀壽誕,他們以《九老天宮》鑼鼓配樂,唱起《滿堂福》的吉祥之歌;婚禮慶典,他們則打起《堆花天宮》歡快的鑼鼓樂章,演繹《花亭會》的浪漫情懷;而在送別逝者的莊嚴時刻,他們則以《開堂》鑼鼓為引,唱出《烈火旗》的悲痛與懷念之情。
文場與武場的劃分,更是萬年串堂班演奏藝術的點睛之筆。文場以贛胡、二胡、嗩吶等絲竹樂器為主,旋律悠揚婉轉,令人陶醉;武場則以班鼓、雲鑼、大小鑼、板等打擊樂為核心樂器,它們相互交織,營造出一種熱烈激昂、振奮人心的氛圍,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古老又充滿活力的民間慶典之中。
萬年串堂班走進鄉村農戶演出
關於串堂音樂如何傳入萬年?民間流傳著兩種說法:一是昔日商賈與遊客沿交通發達的水路傳入石鎮鎮和梓埠鎮,逐漸滲透至萬年縣各地。另一種說法是串堂音樂源自青雲鎮,那里自古便是文化交流的樞紐。唐末以來,官馬大道(即 206 國道的鼻祖)穿鎮而過,無數官差商人在此駐足,或傳播文化,或交流信息,或進行商貿往來,因而形成了串堂音樂的廣泛傳播。
據史料記載,宋元之後,隨著戲曲藝術的不斷傳入與融合,串堂音樂已在萬年縣的民間廟會、祛鬼祈福、祈雨求豐、娶親嫁女等活動中占據一席之位,並在明清時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流行和普及程度。
時至今日,萬年串堂班依然活躍在歡送參軍、慶賀升學、新屋建造、壽誕慶典、婚喪嫁娶等各類重要場合中,以其獨特的演奏和演唱方式、豐富的曲目內容,為民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審美體驗,充分展示了其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記者 周萬里 林琳 通訊員 李天鵬 圖片 萬年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