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聚焦省厅

助力非遺傳承 唱響漁鼓新聲——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團赴常德市開展漁鼓調研

2024-07-29
来源:香港商報網

       為深入了解常德漁鼓的發展源流和傳承保護狀況,7月28日,中山大學康保成教授、長沙理工大學鄭劭榮教授和湖南科技大學李躍忠教授帶領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暑期專業實踐團來到常德市,在河街的鴛鴦走馬樓觀看了「重慶·常德兩地文化藝術交流展演」。觀演結束後,調研組對常德漁鼓市級傳承人劉昌會進行了採訪。

  劉昌會,常德漁鼓市級傳承人,其對常德漁鼓的演繹已然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不僅擅長傳統漁鼓,而且新編的漁鼓曲目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寓意深刻,受到廣大民眾的好評。他的《武松大鬧觀音堂》在2008年首屆沅水流域鼓王擂台賽中獲金獎,其本人更是獲得了「鼓王」榮譽稱號。

  談到漁鼓時,劉昌會熱情地向帶隊老師和實踐團成員介紹漁鼓的演唱工具——膠桶、簡板、鈸和竹筷子。其中,他詳細地介紹了膠桶的外形特點、製作材料和演奏方法,講到盡興之處,他還會情不自禁地站起來給我們表演一段,生動地表現出常德漁鼓短、平、快的特點。在訪談中,劉昌會向老師和實踐團成員們介紹了他自己學藝經歷以及常德漁鼓來源的一些傳說。他稱,常德漁鼓來源傳說一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張果老和漢鍾李他們傳下來的;二是打漁郎勞作之餘的演唱,後逐漸演變為一種演唱形式。他認為常德漁鼓來源傳說很多,不可考證,無法確定哪種是對的。隨後,康教授談到湖北漁鼓與常德漁鼓的聯繫,稱漁鼓筒是漁民的一種捕魚工具,豐收之時漁民會拍擊漁鼓筒,亦是作為捕獲的慶祝樂器。劉昌會說,關於常德漁鼓的起源也有類似的說法。

图片2.png

  接下來,劉昌會又談到了常德漁鼓和道情的區別,他稱,道士雖然也唱道情,但是唱的曲調和內容與漁鼓不同,道士為了超度亡靈,唱的一般是死者生平;漁鼓唱的一般是故事,必須要有好故事,才能吸引人。

  面對常德漁鼓目前的狀況,劉昌會與時俱進,不僅繼承了傳統漁鼓的演唱形式,而且在新編曲目中還創新性地融入現代音樂元素,並靈活性地按需調整演唱時長,以此來吸引年輕一代。劉昌會多年來致力於傳承與發揚「常德漁鼓」,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賦予其新生命力,以提高其在大眾視野中的關注度。

  在採訪的最後,實踐團指導老師鄭劭榮教授指出:「常德漁鼓的藝術價值是非常高的,實地探訪常德漁鼓,採訪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者,走出書本外的天地,對研究生專業學習是大有裨益的。」

  通過線下近距離觀看漁鼓表演以及與藝人交流,實踐團成員更加真切直觀地領略了其藝術魅力,對於常德漁鼓的歷史源流和發展傳承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以劉昌會為代表的幾十年如一日傳承、保護、發展常德漁鼓的工作者們表達了由衷的敬意,也為後續工作的展開夯實了基礎。(記者 文新征 陽燕萍 李冰雁 李濟璋 何倚)

[责任编辑:实习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