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云南 > 中华大地

雲南鶴慶: 綠美鄉村新畫卷 文明花開鑄同心

2024-02-02
来源:香港商報網

    雲南省大理州鶴慶縣金墩鄉邑頭村文明自然村,桃樹河穿村而過,古樹掩映,風景優美。近年來,邑頭村黨總支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指引,以綠美鄉村建設為目標,將基層黨建工作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緊密結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文明花開鑄同心」的創建工作品牌,充分激發各族群眾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和綠美鄉村建設工作的主動性,繪就出一幅「生態美、人文美、產業美」的綠美鄉村新畫卷。

    共建綠美家園  打造鄉村「高顏值」

    在綠美村莊建設中,文明自然村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切實發動黨員群眾自覺參與到綠美鄉村建設中,努力樹牢廣大群眾「不等不靠,自己能幹好的事情自己干」的理念,形成共建共管共護共享的常態機制。

    據介紹,文明自然村先後發動黨員106人次、群眾義務工180人次,對村內長期堆放的建築垃圾、松毛堆、農家肥、護牆石、雜刺籠等90餘處進行清理,有效改善村內人居環境。文明自然村還通過發動群眾在屋前屋後空地廣泛種植迎春花1800多平方米,切實提高村莊顏值,有效形成「牆角鮮花浪漫」的村莊新風貌。

    為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邑頭村黨總支還在文明自然村評比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戶」「美麗庭院」「平安家庭示範戶」以及「最美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等30餘戶進行表彰。

    在文明自然村,中華傳統的盆景文化一直長盛不衰,「家家有盆栽,戶戶有盆景」是文明自然村農戶建設綠美家園的寫照。2023年8月,在文明自然村舉辦了美麗鄉村庭院盆景展,引來縣內外無數盆景愛好者前來觀賞。

    鄉風文明  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明自然村在歷史上也被稱為桃樹河村,因鄉風文明而改名。據《鶴慶縣地名志》載:「相傳清代後期,村中出了個叫萬錫元的舉人,忠孝節義,為人處世堪為表率,故改村名為文明村。」文明自然村將孝老敬親的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在倡導文明新風的同時,把「仁義禮智信」等傳統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在各種大小會議上反覆講,在家庭教育中進行灌輸。文明自然村全體村民文明素養高,鄰里之間無吵鬧,家庭成員間互敬互愛,人人爭當文明村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人傳承,處處可見,真正做到了在傳承和發揚傳統美德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另外,文明自然村還是當年紅軍長征進入鶴慶壩子的第一個村子。當紅軍進入鶴慶壩子時,文明自然村群眾張漢池、張子堅、張如山等在路上設茶水站,還煮了稀飯,慰勞紅軍。上曲羅邑村群眾組織了樂隊到文明自然村演奏傳統的洞經古樂,用本民族的最隆重的迎賓方式歡迎紅軍。老紅軍陳靖後來回憶說:「在整個長征路上,像鶴慶那樣(除蘇區外)對紅軍熱烈而真誠歡迎的確實不多。」所以,這一相信中國共產黨、相信紅軍的種子早就在文明自然村播下,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鼓舞着一代代村民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支持國家建設,積極培樹文明新風,孝老敬親和愛我中華的優良傳統傳承至今。

    多民族和諧共居  團結和美文明村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曾經以白族為主的文明村,如今是一個多民族和諧共居的大家庭。

    據介紹,村民在外出務工時與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相通婚,漢、藏、彝、哈尼等民族婦女嫁到了村裏,所以有的家庭有2個或3個民族成分的家人生活在一起,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家庭和美,與村裏人相處得親如一家。

    近幾年,文明自然村通過評比,評出5戶「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戶」進行掛牌,對團結友愛或帶頭致富的家庭進行表彰。現年52歲的村民李潤輝,年輕時到迪慶州德欽縣打工,學習藏式家具製作,認識了藏族人阿夢,兩人結婚至今已27年,生有兩個女兒。如今李潤輝回到家裏,繼續從事藏式家具製作,深受市場歡迎,訂銷兩旺,也因此走上富裕的道路,改善了家庭生活。妻子阿夢能說一口流利的白族話,完全融入當地生活,成為李潤輝的賢內助,夫妻二人成為令全村人艷羨的模範夫妻。而這樣的家庭,在文明自然村並不少見,他們以自身的實際行動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的最美形象,為構建團結、和諧的社會貢獻着自己的力量。(李艷娟 通訊員 李鏡瀧 張炳全)

    頂圖:綠美鄉村。(李鏡瀧攝)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