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沙2022年GDP數據出爐。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長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966.11億元、同比增長4.5%,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放在全國來看,長沙GDP水平處於什麼位置?可從2個維度進行分析。
省會城市排名:總量第六 增速第二
截至目前,已有25個省會城市公開2022年GDP數據,我們可從中看出一些經濟發展的脈絡。
從經濟總量排名上來看,廣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長沙、鄭州、福州、濟南、合肥位列前10,但只有廣州和成都突破2萬億。
武漢排名在今年的榜單中比較耀眼,超過杭州,排進省會城市的前三名,實力非同小可。
值得關注的是,排名前五的城市,經濟總量均超過1.5萬億,而且數字咬得比較緊,比如杭州和武漢只相差110億。而排名第六的長沙與第五的南京,差距是3000億元。
就中部省會城市來說,總量排名並無變動。武漢位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無可撼動,長沙、鄭州、合肥三個萬億省會城市緊隨其後。2022年的「中部第二城」依然屬於長沙。
這裏特別值得說道的是,鄭州和長沙在中部地區一直是相互「扳手腕」的兩兄弟,多年來,長沙與鄭州的差距並不明顯。
過去多年,鄭州與長沙在經濟總量上你追我趕,輪流「坐莊」中部第二城。
記者翻閱相關數據,從1978年至2008年,除1998年被短暫反超外,鄭州GDP均略高於長沙。
在長達30年的時間裏,鄭州幾乎穩坐中部第二城寶座。
2009年,長沙反超鄭州,正式開啟中部第二城的「長沙時代」。
2021年鄭州比長沙少580億左右,2022年鄭州深受疫情影響,這一差距擴大到1000億左右。
說完總量再看增速。
總體來看,與往年相比,省會城市的實際增速並不漂亮,只有石家莊刷了一波「存在感」——石家莊實際增速6.4%,而且是唯一超過5.0%的省會城市。
很多城市的增速在3%上下,4%—5%增速區間的城市也只有武漢、長沙、福州、西安、南昌、銀川。長沙以4.5%的增速排在省會城市第二位。
隨着「乙類乙管」政策的落實,各地都在「拼經濟」,2023年經濟運行預計總體回升,省會城市GDP增速的數據在2023年有望被改寫。
記者梳理省會城市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發現,各城市基本上調高了增速目標,長沙和鄭州都不約而同地錨定了較高的增長目標,分別是7%左右、7%。
除了省會城市排名,因為有更多經濟「大牛」的加入,「萬億城市」排名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維度。
隨着各地2022年GDP數據相繼公佈,可以發現「萬億俱樂部」成員仍只有24城: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蘇州、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佛山、福州、泉州、南通、合肥、西安、濟南、東莞。
長沙在萬億城市的排名也清晰了——位居第15位。
當之無愧的湖南「領頭羊」
對比了省外,再來看看省內。
不用看數據,也猜得到長沙是湖南第一。畢竟湖南沒有出現比如江蘇蘇州、山東青島那樣的經濟實力超過省會的城市。
2022年湖南省完成生產總值48670.37億元,同比增長4.5%。長沙市以GDP總量13966.11億元排名全省第一,也是湖南唯一的萬億GDP城市,佔全省GDP總量約28.7%,城市首位度較高。
由於湖南正實施「強省會」戰略,長沙GDP蛋糕會越做越大,也是為了方便大樹底下好乘涼,達到省會強則全省強、省會興則全省興的目的。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歷經了艱難的2022,充滿希望的2023已經到來。放眼全國,2023年,第一位的任務仍然是「做大蛋糕」。
就長沙這樣一個內陸省份城市來說,保持較高的增長率已實屬難得,但前有標兵後有追兵,要更進一步跨上大台階依然需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記者 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