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探索未知世界的奧秘——楊子妍個展》在深圳巢美術館開幕。
觀眾在觀展
18歲的深圳女孩楊子妍,在香港成長,其畫作曾進入美國國會藝術展廳,並獲得美國近百年歷史的Scholastics Arts & Writing Awards大賽(學樂藝術和寫作獎)金獎。該展覽集中展出了楊子妍從藝以來的70餘件繪畫、裝置藝術、交互影像類作品,吸引了眾多藝術愛好者前來觀展。
據悉,這也是楊子妍首次個人畫展。該展覽由巢美術館、小燕畫院·巢主辦,國際小燕畫院協辦,為期三天,將持續至6月21日結束。
楊子妍在畫展現場
70件作品涵蓋不同藝術類型
步入展廳,名為《自畫像》的作品格外吸引眼球。「若用三個詞形容自己,我會選擇創意、好奇、思考者,這幅油畫通過紅、黃、藍三種基色象徵了我的三種人格。」楊子妍告訴記者。
楊子妍2003年生於深圳,目前就讀於美國紐約州艾瑪威拉德女子中學,擔任學校藝術與文學雜誌主編。她從小酷愛藝術、繪畫、攝影、鋼琴,藝術作品曾在美國國會藝術展廳、香港文化中心展出,於2021年、2020年、2019年獲得美國近百年歷史的Scholastics Arts & Writing Awards大賽(學樂藝術和寫作獎)金獎、銀獎和多項榮譽獎,並刊登於Celebrating Art 2021春季雜誌和Triangle Art雜誌。
楊子妍裝置作品
據本次展覽策展人、巢美術館執行館長程念介紹,本次展覽展出了楊子妍從孩提開始探索藝術的痕跡,70餘件藝術作品勾勒出她受不同地理及文化背景的影響,使用紙質、電腦輔助設計、回收材料等多樣性材料及繪畫風格探索藝術與科技碰擦出的新媒體火花。
「這次畫展完整勾勒出楊子妍的藝術發展歷程,她是一個非常全面的青年藝術家,幾乎什麼藝術類型都能駕馭,尤其是作品《自畫像》令人震撼。」楊子妍的啟蒙老師、小燕畫院創始人吳小燕與董建國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
在楊子妍看來,繪畫是她記錄身邊時事、表達自我的一個媒體,也是她的第二語言。在探索藝術的道路上,她一直勇於嘗試和挑戰新想法:從國畫到油畫,在畫室內創作到異國實地寫生,到使用繪畫、攝影、裝置模型、新媒體等不同媒介,創新思維始終主導着她的創作。
楊子妍作品《水彩鴕鳥》
用藝術尋找身份認同
展覽現場,楊子妍的《水彩鴕鳥》《民族畫》作為她不斷遷徙的內心折射,成為觀眾探討的焦點。
小時候在深圳出生,在香港成長,去杭州寄宿一年,現今又在美國讀高中,這些經歷造就了楊子妍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及思考方式。雖說她是一名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但身份認同一直是她不斷思考的問題。
因此,楊子妍創作了《水彩鴕鳥》這幅作品。她告訴記者,在成長的道路上,她經歷過多次搬家,從小區、城市到國家,每一段經歷都帶給她不一樣的體會。「我就像畫中的鴕鳥,隨着海浪不斷的衝到不同的海岸上,開始下一段旅程。這幅畫也選擇了水彩,與畫中的海浪作為一致的媒體。」楊子妍說。
《民族畫》是楊子妍的最新作品,在國際小燕畫院院長張晉君看來,畫作中中國元素與現代主義的融合,正是她尋找身份認同的體現。楊子妍表示,她走過很多城市,深圳像娘家,科技創新的活力最感染她;香港是成長的後花園,也是東西文化交錯最集中的城市;杭州讓她重新認識自我,體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今求學的美國奧爾巴尼,則是待探索之城。「正因見識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族群,我才認識到了包容的重要性。」楊子妍說。
楊子妍作品《自畫像》
藝術、科技與心理學相結合
本次展覽還展出了多件交互設計作品,尤其是一件MG動畫作品,通過圖像和音樂記錄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腦內的動態,用藝術的方式推動心理疾病的科普,贏得一致好評。
楊子妍表示,2017年有幸參與學校組織的科技創業夏令營,初步接觸了北京多個知名科技企業和創業公司,萌發了對科技和創業的興趣。此後,她開始探究「科技是否能與藝術結合」,並創作了多個通過編程的動態圖形、電腦程式製作的交互界面及立體模型,嘗試了3D打印等新技術。未來,她希望將藝術創意帶入科技產品研發領域。
深圳技術大學教授、大數據學院院長相韶華在展覽現場對記者表示,科技和藝術結合不乏先例,迪士尼動畫電影《冰雪奇緣》的華裔動畫設計師林余姿曾專門研發了一套「護髮」的動畫程式,來完成40萬根頭髮的3D效果。「最近幾年國外誕生了一個新興職業,叫心理學工程師(Psychology engineer),就是把藝術、科技、心理學結合起來,楊子妍的MG動畫作品讓我看到這種端倪。」相昭華說。
專心藝術創作之餘,楊子妍還熱心公益。她曾在紐約州府難民中心為幼兒教授繪畫,2019年起每年參與Memory Project,為戰爭中國家的孩子畫肖像;2020年帶領學校代表隊參加Technovation科技創業比賽,為蓬勃發展的老年群體設計輔助視力及檢測健康的軟件,並通過Thunkable編寫軟件代碼。此次畫展在疫情期間舉辦,楊子妍也希望用藝術的方式去回應公共話題,並幫助偏遠地區的孩子們得到更多教育公平的機會。(記者林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