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縣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獨立設置於綿陽師範學院,是一個學術研究與管理機構,下設顧問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專家工作室等和三個研究室,現有專兼職研究人員60餘人,多數具有教授職稱或博士學位。多年來,中心以「學術研究、服務地方和培養人才」為主要任務,主要圍繞「縣域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縣域競爭力評價」、「縣域特色資源開發與利用」等三個方向展開學術研究與諮詢服務。
四川縣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張寶杉 攝
2008年,四川綿陽師範學院成立「四川縣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2014年,中心正式批准為省級縣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15年,批准成立「四川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基地」,獲評「融合發展研究團隊」、「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
獲評「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張寶杉 攝
「我們中心主要致力於服務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各市區縣的經濟發展潛力進行評估,並建立經濟發展潛力評價體系,同時為他們提供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等等,嚴格的說,中心就是一個『智庫』。」四川縣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綿陽師範學院經濟學院副院長許小君介紹,2016年至2018年,四川縣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完成發佈、評審、立項課題65項(重點4項、一般30 項、自籌 31項);成功申報9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部級1項,地廳級3項,地方政府委託4項)項目,楊雪婷博士主持的《川西民族山區易地搬遷脫貧戶生計適應能力與行為決策層級效應研究》獲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心發表資助項目論文34篇(南大核心8篇、北大核心12篇、SSCI2篇),刊發論文A級3篇,獲綿陽市優秀成果3項,獲涪城區優秀成果2項,申報省級3項,申報獎項佔比75%。其中,科學出版社出版學院杜漪、張江甫、張長勇、陳希勇研究成果——《5.12汶川地震極重災區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韓曉娟博士《關於加強長寧抗震救災先進典型宣傳的建議》獲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甘霖批示,王德炎博士《緊急突發狀況下統一戰線參與基層治理研究》獲統戰部田向利部長批示,黃寰博士《關於在川藏鐵路建設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我省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情況及對策建議》獲副省長楊洪波批示,原省長尹力兩次肯定性批示。
研究中心主任、綿陽師院經濟學院副院長許小君 張寶杉 攝
四川縣域經濟發展經濟研究中心緊盯國家戰略,聚焦省委、省政府治蜀興川決策部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服務區域發展,關注民生福祉,深入田間地頭,贏得了地方黨委政府和社會的廣泛讚譽。
2020年,為高質量完成省市重大研究項目,中心組織專家赴自貢、宜賓、廣元、資陽等市區縣調研16次,與「衣食父母」同吃同住同勞動,面對面擺龍門陣,為建設「小縣優城、一區一策」,「爭創全國百強縣、百強區」做好堅強後盾。中心堅持「學術引領、平台育人,項目導向」原則,走能力素質提升內涵式發展之路。
2021年,圍繞國家和四川省市縣「十四五」規劃主動作為,為制定「十四五」規劃提供智庫服務。目前,中心承擔了省發改委四川省特殊類型地區規劃、綿陽市「十四五」規劃前期調研項目、三台縣農業科技園區規劃和「十四五」科技規劃、北川縣「十四五」人才規劃等項目。
聚焦「成渝雙城經濟圈」戰略積極作為。2020年12月,中心召開「新發展格局下縣域經濟高質量研討會暨2020縣域經濟發展指數發佈會」,發佈《2020版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報告》提升影響力,同時加快「走出去」步伐,參加了「新結構經濟學助推成渝經濟圈發展、第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區域協調發展論壇、「一帶一路」減貧與發展聯盟成立大會暨「全球可持續減貧與發展」、省發改委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暨「一區一策」專題研究等學術會議。協同構建「政府與學校」合作平台共建共享機制,持續深化與全省發改系統長期穩定的合作。
据了解,「中心科研工作站」加快「擴容」步伐,推動項目合作落地,已經覆蓋成都、綿陽、廣元、瀘州、內江、樂山、攀枝花等13個城市。目前,正在充實完善中心數據、基地數據庫、縣域經濟數據庫,累計錄入數據5萬餘條。積極探索「科研與教學」融合互動式發展路徑,聚天下英才,提升團隊整體素質,培養創新能力,開設課程2門,指導學生畢業論文16篇,新增助理研究員30人。
「下一步,中心將繼續對四川及省外市區縣的經濟發展潛力進行調研評估,服務各市區縣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逐步建立數據共享機制,為縣域經濟發展作好堅強後盾,貢獻綿陽師院力量。」許小君介紹說。(張寶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