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田野里,金黃的油菜花,像一叢叢亮麗的水彩畫,層層疊疊,直鋪天邊。一畦畦長勢喜人的蔬菜和熟透了的草莓,羞澀得紅著臉,等待人們盡情採摘……近日,記者一行來到湖南邵陽市雙清區渡頭橋鎮新渡村,眼前的早春一片生機蓬勃。
據該村草莓基地負責人劉春艷介紹,她共流轉了10多畝地,搭建13個大棚種植草莓。基地採取風光採摘、送貨上市的方式銷售。往年從年前的11月份到年後的4月份,是草莓集中上市的時間,經濟效益可觀。今年受疫情影響,前來採摘的客人大為減少,除年前銷售了一部分,大都熟透在大棚里,銷路一落千丈。
「我們嚴格按照上面關於防疫的要求,客人經過體溫檢測才可以進入大棚。但現在除周末客人多一些,平時來人很少。」劉春艷說。
蔬菜種植大戶姚珍虎正在大棚里栽種絲瓜秧。前不久,為了支援抗疫前線,他和另一位蔬菜種植大戶張發明連袂捐獻蔬菜4000公斤,贏得社會各界普遍讚譽。只見他將一種上為筒狀、下為圓錐形的栽種器械往薄膜上一插,左手將秧苗垂直放進上面的直筒里,右手將連接下部圓錐處的機關一扳,再用雙手將器械往上一提,秧苗就被栽進薄膜下面的土裡,整個過程乾脆俐落。
姚珍虎介紹,這種栽種器械叫「秒栽機」,使用它比傳統的手工栽培起碼快10來倍。「上次捐獻白菜後,我們馬上又栽種了嫁接黃瓜,實現在時間上無縫對接,以提高大棚使用效益。」年近花甲的姚珍虎爽朗的笑聲里,有着農民與生俱來的質樸與真誠。
在「億品農業」一沒有蓋上薄膜的棚架里,來自江西撫州、今年54歲的「老表」陳水根正在抽渠、平整土地,在他身後,一畦畦土地橫平豎直。「我和妻子以前在新邵幹了三年,去年才來到這裡,主要栽種菜心、毛白菜、空心菜、四葉蔓等,賺了10來萬。今年兒子和兒媳也來到這裡,一家4口承包22個大棚,希望有個好年景,能夠實現收入翻番!」陳水根看着記者,眼裡滿是憧憬。(劉洗涌 周志斌)